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09-10邓敏芳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对策

邓敏芳

摘 要:在本文中,本人将着重分析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分析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发挥学科教学价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对策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认知,践行道德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课程。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良好道德和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此为学生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一、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其认知发展的影响,其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不经意间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说谎、随手扔垃圾、打架斗殴等,如此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实现。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的,其尤为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旨在借助各学科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明辨是非,按照规范行事,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遵守交通规则等,以此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为积极地参与学习、生活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就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其密切联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包含着大量的行为习惯内容,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中积累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立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结合该学科的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手段对学生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1.巧用插图,明事悟理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其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大量的插图。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其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教材设置插图的目的是为辅助学生理解所学,所以,其往往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在图文结合下,明事悟理,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基于插图的如此作用,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一般对其进行这样的运用。

(1)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学文明理

当前使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其内容主要是对话文本,且对话的主人公是学生,以小学生的角度展开对某一道德内涵的说明和讨论。而教材中的插图,或者是对对话文本的延伸,或者是对对话文本内容的直观展现,其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体验对话中感人的场景,进而深入地理解对话内容,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从而在情感共鸣中学会践行道德行为,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我和时间交朋友”为例,在这节课中,教材中为我们呈现了这样四幅插图:第一幅是一个小男孩在熬夜看电视;第二幅是一个小女孩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三心二意,折纸飞机玩;第三幅是一个妈妈要求是小女孩赶紧上床睡觉;第四幅是一个小男孩在兴致勃勃地玩游戏机。在这四幅图中描绘的画面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着相似之处,不少学生也是如此。如此在观察插图的时候,学生会自主地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历,在学生回忆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四幅插图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他们的做法错在哪里呢?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学生会对插图和自身现有的类似经历进行反思,以此由浅入深地感知到我们不能浪费时间,要学会珍惜时间,同时也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如此认知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学生继续理解所学,掌握安排时间的方法打下基础,还可以使学生在产生认同感,以此在共鸣中,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珍惜时间,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践行行为

插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对话内容,还可以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指导,使其在观察和模仿中,自主地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发挥插图的如此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训练,以此使学生实现知情行的统一,提升行为水平。以“安全记心上”为例,在这节课中,教材中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四幅插图,其中,前两幅没有走到安全出行,而后两幅则遵循了交通规则。在这样的差异下,我鼓励学生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历,选择一幅插图,和小组成员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思考,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否遵循了交通规则,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还可以在感性的驱使下,建立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深刻认知,学会践行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游戏,养成习惯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切入点,组织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良好习惯为习惯培养教学的实施同样如此,其需要教师以适宜的方式、活动形式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主感知,建立道德认同,积累道德行为经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对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由此,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会结合教学所需,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游戏活动,以此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透过游戏现象感知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学会理解规则、遵守规则、践行规则。以“小水滴的诉说”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组织了情境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经历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等场景,并针对不同的场景,扮演小水滴角色,诉说自己的痛苦,和需求。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体验中,学生会自主地感知到污染水资源的危害,建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接着,我则组织了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根据不同的场景,积极思考,总结出多种多样的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然后,在班级中对此进行说明,最后看哪一组总结的结论最多,则为获胜方,给予奖励。如此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积累践行良好行为的方法,促进道德行为水平的提升。

3.活动体验,践行行为

道德与法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其教学的实施不仅要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积累道德内容,丰富道德认知,还要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在学用结合下,提高行为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往往会打破课堂的限制,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生活中,以此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或者组织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对所学的道德知识进行运用,践行道德行为。以“安全记心上”为例,在周末,我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带领部分学生走上街道,在红绿灯路口观察通行情况,在发现违反交通规则问题后,及时地制止,并对行人进行劝说。再以“父母多爱我”为例,我在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了“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小事”如此活动,使学生在亲历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帮助父母。如此实践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增强道德认知,还可以使其学会践行道德行为,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挖掘教材插图,借助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道德内涵,践行道德行为,以此逐步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笑容.依托道德与法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119.

[2]涂莎莎.适应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点滴谈[J].学周刊,2017(32):112-113.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对策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