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探讨
2019-09-10王智海
摘 要:积极心理学时域下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高校大学生的美德以及潜力进行研究,对激发大学生潜能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中将在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明确其基本定义,继而简述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关系,最后立足对当下面临问题的分析探讨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优秀品质以及高尚人生境界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凸显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为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传统地以纠正学生缺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1998年美国时任心理学会主席的塞里格曼最早在其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了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理论标志,其强调了应关注人们的积极心理取向注重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人类健康幸福的和谐发展,将这些积极的因素当作人们长期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核心。一般而言,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是利用心理学中的方法和手段,针对人的美德、优秀品质等进行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培育,继而有效地激发起内在的潜能。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争取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正确梳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二者的关系体现如下:
第一,.研究对象层面存在相似性。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研究对象存在相似性,即均是以人的心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存在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而高校思想政治则更加侧重于针对高校这一环境中的学生群体。同时,其相似性还体现在均是尝试利用正确的方法来影响人的心理行为。
第二,研究目标层面存在一致性。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研究目标上存在内在一致性。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主要适用于普通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高校在校的学生群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显然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后者,且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可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研究方法层面的互补性。其互补性集中体现在二者的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关系。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想工作中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教育的教育方法,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还一定的困境。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本理念未得到充分地体现,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伴随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先进思想理念的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但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有效地体现人本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地体现。高校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主体,是首先应考虑地重点对象,应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需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灌输等方法来向学生传输抽象、晦涩的理论观点,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应重点集中在对消极心理、行为的批评、惩罚与化解等层面,较少关注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和培育。
2.教育方法未实现灵活多样,学生积极情绪培育欠佳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的选择主要侧重让学生认识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并未注重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一味地以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造成学生人格塑造层面偏向消极,既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无益于社会的发展。总之,由于在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层面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造成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得到有效地引导和培育,时常会形成消极厌学,甚至反感教师等消极情绪,而如何改变这一僵局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道难题。
3.缺乏有效家校沟通渠道,积极的教育环境尚未形成
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条件。目前,多数高校并未建立起有效地家校沟通渠道,尚未形成良好地、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些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人格發展与其所处环境存在密切联系,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有助于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一般而言,当大学生处于消极的环境中时,便会引发其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的扭曲,而处于积极的环境中则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全。
四、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和理论,自兴起以来掀起了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潮。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可尝试如下路径: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突出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着力于转变视角,突出对学生积极观念和积极情绪的引导。当学生具备积极观念时,其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道德水平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便更能轻松地应对来自逆境的压力。具体而言,应从三方面予以努力:
第一,转变关注点,突出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面临问题的学生的消极情绪中努力挖掘积极的品质,突出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存在的不足等消极心理层面,忽视了对学生积极情绪和心理品质的关注,最终造成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增强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教育者应转变关注点,将关注视角集中于学生的积极品质的挖掘和培育,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注重挖掘学生积极的个人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时,其能够积极地面对遇到的问题,并自觉地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逐步使得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可以借助一些积极心理学层面的理论和方法来有效地预防问题的出现。
第三,注重关于学生情商的培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并使得学生掌握如何让自己活得幸福的途径。例如,在校园中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拥有较好地心理应激和防御系统,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消除学生面临的消极情绪造成的影响,最终获得健康、快乐和幸福感。
2.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教育方法改进与创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注重对学生正能量的挖掘和培育,让学生以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去自觉地接受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具体而言:第一,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育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归属感。这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肯定,挖掘学生个体具备的积极品质,突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尊,使学生较强地归属感和安全感中获得自身积极品质逐步形成与健全。第二,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辅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逆境,正确地面对逆境,并能够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遭遇的失败、困难和挫折。总之,无论是积极心理学理论,还善于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乐观型解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3.注重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依赖于良好的家校关系的构建。具体而言:首先,高校应建立起专门地心理咨询中心,并指派专人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以及家校沟通工作。其次,高校应建立通畅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微信群、微博、QQ群等多种途径,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最后,从家长层面,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在子女教育中的运用,以争取到 教育艺术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切实的教育行动,为大学生良好人格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4.建立优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搭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联络员三级心理教育队伍。其次,应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培育大学生优秀的品质,例如智慧、仁爱、勇气、正义、乐观等,有效地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以向上的姿态感染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第三,作为教师队伍,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并积极地运用各种形式的的活动,引导和培育学的正能量,师生之间、班级中以及学校内形成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此外,教师队伍应学会运用新媒体和自媒体,借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途径来引导学生积极情绪的培育,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五、结语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方法,既要注重研究视角的转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也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环境的改善,通过多方合力最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以有效地方法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2):290-297.
[2] 羅良针,余正台.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演进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2):214-220.
[3] 丁惠娜.积极心理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4] 梁惠.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2.
[5]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05):787-794.
[6] 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02):402-405.
作者简介:
王智海,1982年3月26日,男,河北省张家口市,研究生,讲师,思想政治教育,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天津职业大学北辰新校区,天津职业大学。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