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2019-09-10耿树华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学科,不仅在数学学科中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数学元素,所以,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引入生活元素,建立学生的生活化观念,逐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从笔者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师实践出发,提出使用生活材料、引入生活问题,以及设计生活作业等策略,浅谈如何实现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生活材料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学科的特性,使其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开展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基于生活的层面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降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建构的畏难心理,提升数学学科的教育效果。

一、使用生活材料

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途径,在向学生教授基础数学内容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合理的课堂活动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数学内容,也能够增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从而奠定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此外,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也指出,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依靠亲身操作,进行数学基础内容的建构,所以,为了实现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形成,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促使学生开展实践操作的活动,逐步提升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质量。

例如,在《观察物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材料引入课堂的形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提高学习的质量。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数学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定位和分层。之后,教师以互补性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本节课中实践操作小组人员结构的安排,保持每个小组中学生之间的互异性。随后,教师将生活中的元素“粉笔盒”“黑板擦”“铅笔盒”“课本”等引入课堂之中,营造课堂中的生活情境。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上述生活物品的自主观察,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当中基于自己的角度画出观察的平面图。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得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深《观察物体》中内容的认知。

不难看出,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生活材料促进情境的创建,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记忆,逐步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

二、引入生活问题

习题是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习题,学生不仅能够强化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同时能够明确自身在数学知识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弥补,逐步提升认知数学知识的质量。而在进行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建构中,教师也应当引入生活元素,进行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中,强化自身的应用意识,从而逐步提高认知数学内容的质量。

例如,以《简易方程》这节课来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通过对教材当中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利用方程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施工队之间的公路长是117千米,现在各自进行施工完善公路上的设施,两个施工队从两头开始施工,一共使用了13天完成维修的任务,其中甲施工队每天修缮4米,那么乙施工隊每天修多少米呢?”等蕴含生活元素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使用方程的相关知识,进行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中,逐步强化应用意识,逐步实现高品质数学课堂的生成。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生活化的习题,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彰显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设计生活作业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形式相对单一,一般以简单计算为主,同时,作业设计的目的也相对单一,只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深化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记忆,显然,造成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脱节。所以,在当前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活化理念的渗透,教师也应当进行社会实践作业的设定,让学生在完成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例如,《扇形统计图》这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认知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表示和分析的方法,当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后,教师设定让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作业,使得学生在对生活周围的事物进行调查、统计以及分析中,能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这节课与生活间的关联,从而建立生活意识。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材料,引入生活问题,以及设计生活作业等,都能够促进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建构,但是,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真正地将实际生活与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并不是在一节课中就可以落实的。所以,在向学生教授数学内容时,教师应当继续找寻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点,并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生活化数学课堂生成,从而在不断改进中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洪彬.论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99.

[2]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

作者简介:姓名:耿树华  出生年月:1970年10月  性别:男  籍贯:四川省越西县  工作单位: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瑞镇中心小学校 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