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浅析

2019-09-10杨小浓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0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小浓

【摘要】学生的语文朗读以及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教师应该采纳的相关朗读教学策略作了几点建议说明。教师可通过趣味引导方式,为学生打开语文阅读的新天地,应帮助学生明确朗读的思想,使其配合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中,并通过播放朗读视频,采用多种模式的课堂朗读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景朗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相关朗读经验并不断加强自身的语感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还应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语感培养

长期的朗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语文阅读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不断加强眼、耳、口、脑的协调利用能力,有利于其理解文章真谛,增强情感共鸣,因此,本文就教师应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教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朗读以及相应阅读语感的积累。

一、趣味引导,明确思想

活泼生动的趣味“开场”对于学生来说,是打开语文阅读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使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使学生对朗读兴趣盎然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朗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配合教师进行相应的语文学习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促进价值。例如,在《诗海拾贝》一章的诗词群文阅读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提前赏析任务,使其填写教师设计制作的趣味《同步阅读记录卡》,记录卡设计可以将诗词背景、诗词诵读的方法技巧、诗词学习的任务以及考核方式通过知识补充题卡、趣味问答、竞赛思考等方式进行展现。通过这样的“热场”形式,学生将会对于诗词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对知识技能的渴求欲,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解决生词和疑难语句的基础上,彼此进行诗词诵读和品析,韵律以便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学习和对诗人情感寄托的感悟。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汇报演练形式,学生与教师就诗词理解以及韵律朗诵进行沟通交流,此时教师可针对性帮助学生明确朗读的方法与策略。对比以往单一的简单诗人背景介绍开场模式,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知识汲取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同步阅读记录卡》反馈情况点对点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错误纠正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提高,这有利于提高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利用率,并且可以就点对点的学生在一个学习周期内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自我改进提高评价以及相应的课堂反馈激励制度的建立。通过这样的简单设计教师便可轻松引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也可阶段性进行自我思考和总结,家长也可参与进孩子的课前预习中,为学生“出谋划策”,帮助教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进行。

二、生动情景,营造气氛

渐入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播放别开生面的朗读视频,为整个课堂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鲜活地展现课文中的“一笔一划”,由此可调动学生参与课文朗读的兴致,并有效促进其对文章真谛的理解。情景式教学模式对于现在的新课堂来说成为最主要的形式,而最直接也最便利的方式便是播放相关整合资料的课文朗读视频,例如,在学习《西风胡杨》一课时,伴着视频中节奏轻缓的配乐,感情真挚的诵读声,掠过连绵黄沙景,与芸芸众生的奇花异草对比,胡杨孤傲且毅力不倒的英勇身姿深刻镌刻在学生心目中。视频以最直观的画面演示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具有直接性的作用,并且发音准确,感情充沛的领读能给学生正确朗读的方法指导,有利于其语文阅读的语感积累。通过生动的情景视频再现文章的魅力,给整个课堂营造生动有趣的气氛,对于接下来学生的自主朗读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种形式,全面领悟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分阶段把握教学时间,合理时间内指引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章品析,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可有偏重性地选择合适的朗读形式,学生可进行教师范读、学生代表自由领读、多人分段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集体轮读等,倡导多样化的朗读,能高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语感的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应准确且有针对性,以便引导学生能快速把握朗读的方法技巧并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例如,在《怀念母亲》一节中,“母亲”一词有两层含义,而对于季羡林老先生来说,对于祖国母亲的发自肺腑的可亲可敬的思念之情的理解是全文的学习重点,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理解此种深刻的爱国情感比较艰难,仅通过简单的默读、或者个人朗读并不能全面领悟其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可通过转换学生思想,假定就此离开生身母亲,代入情感后再进行文章阅读,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朗读,为学生展示如何借向养育自身的母亲表达内心中真诚的思念以及感恩之情,抒发对养育之地的依恋与感激之情。离家之情深沉且又令人动容,学生能更容易因此融入作者的情感之地,引起共鸣,后面的阶段性教学中,再通过小组间分段朗读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表达彼此对于文章的自我认识,积累相关情感阅读和表达的经验。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不仅是流于表面的字词语句的积累或者是简单的情感表达方法的总结,而应是在此学习积累过程中用心体悟到的感情表达与炽热呐喊,这对于朗读教学来所是教师应该要达到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今后的与人交流都占有重要席位。最后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可通过组织相关的朗诵比赛来考察学生对相应朗读技巧的熟练运用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互动性和竞技性,除了分享式模式进行知识学习外,竞技性的方式会给予学生荣誉感、骄傲感以及责任和使命感,这对于学生枯燥的单一学习来说不失为一个活跃语文学习生态的方式。教师可以就比赛的主题、学生诵读的形式、诵读长短、以及结果奖励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和设计,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和互动环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四、课外阅读,积累经验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流的语言,除了口语交流的直接流畅要求外,文字交流要求能展示汉语的沟通魅力,单凭教材所节选的部分阅读篇章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沟通表达所需。因此,学生应适当增加课外阅读积累水平,才能实现对不同风格的文化知识的掌握,再通过朗诵等方式去理解和运用这些语文知识,最后沉淀为其终身的财富。例如,《青山不老》一课时,除了课堂教学上的全文朗读以及相关一般教学外,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關文献资料,展示我国晋西北沙化的有关史料对比材料,通过此学生更能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那份对土地的热枕以及珍视之情,印第安老人向他所热爱的土地展示了一份“青山不老”的决心,经由本课学习,学生更应在加深情感理解的基础上,对比相关课外阅读材料积累相关的情感,在心间埋入“希望”的种子,某天发芽长大成为坚定的爱国之树。课上教师所能展示给学生的仅是“冰山一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箴言倡导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相应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才是教学的初衷。而语文语感的增强非一日而就,学生应在不断的积累阅读中自我总结和提高,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指引者”的角色作用,更多的还是靠学生主动积累和思考。

五、结束语

重视学生语文朗读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堂结果反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影响十分深远,除了综上所述的方法策略外,教师还应不断进行革新,总结相关以往教学经验对于学生语感增强的影响效果,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语文学习提升自身情感表达以及相应的沟通能力。无论如何,教师应始终坚定学生这一重要核心,努力做创新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杨本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8):214-214.

[2]卢朋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10).

[3]杨海青.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J].新课程·中旬,2017(10).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