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昆仑绝顶来
2019-09-10际森
际森
在规模宏大的美国孔子学院博物馆画展上,中国画《黄溶山川知秋晚》登上宣传海报,成为展览中唯一一件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作品,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西文美术界的许多同仁对此画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件标志性的作品。
此画的作者是刁华甫。在六十年绘画艺术的道路上,他以勤奋、执著、标新的精神,攀登和放眼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成为中国首批百杰画家之一。
勤耕修炼画路阔
刁华甫自小就迷恋画画,从成都美术学院毕业后,对艺术的追研更加彻悟。几十年来,走崎山路,看无名花草,听原野牧牛独唱,孜孜以求,从未停步,全方位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
然而,学习绘画谈何容易。他学画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如醉如痴,无论寒暑不离不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水墨之中。他从笔墨开始训练:顺峰、逆锋、侧锋、皴、擦、点、染;浓墨、淡墨、燥墨、浓破淡、淡破浓、墨破色、色破墨。他一遍一遍地临摹山水,花鸟,人物,真可谓废纸万千。
在艺术的道路上,刁华甫是一个从不满足的人。在几十年的苦修过程中,他不仅学习画花鸟,还画人物,画动物。他告诚自己:学贵有恒,天道酬勤,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放眼艺术绝顶。有时候因为古人的一句话,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常常觉得学习是那样艰苦,但是他从不气馁且有所悟带来的欣喜,使他忘记所有的劳累。
刁华甫也是一位治学很严谨的人。他的画十分讲究笔法、墨法和章法,特别是线条,并努力做到笔精墨妙,他善于追摹古人得高趣,更善于别出新意成一家,所以你总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出种一种气度,一种境界,一种大家的风范。在遍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里,他走进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一个又一个大家,在他们身上接受熏陶,在他们的作品中吸纳养分。
华甫常说:“艺术家应从全方位增强修养,勤练画里画外的功夫,当好艺术坛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刁华甫的画路很宽,几乎什么画都涉及到,是一个多面手。他的动物、花卉作品,常常用简洁明快的笔调和墨彩动物的身形灵性、花卉的摇曳风姿表现得尽善尽美,无论是熊猫之憨态可鞠,丹顶鹤之虽卷屈着身躯却蓄势待飞的神情,还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秀,都在其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山水画以重彩、水墨并用的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法,有制作肌理的效果,也有传统勾擦点染的笔韵,还有泼墨、泼彩的气势,在他的作品中那云之飘渺,山之巍峨,水之灵秀,树之仙逸表现得淋漓尽致。跟刁华甫有过一面之緣,看他绘画,眼明手快,动作潇洒麻利,下笔不拖泥带水,笔墨酣畅淋漓,令观者倦眼发亮,如果没有精到的绘画技巧把握是无法做到的,充分说明他绘画的基本功是修炼到位的,对艺术的理解是透彻的。
“有志者事竟成。”刁华甫的每一幅精彩的笔墨,都是他生命的化身,都是他不懈的精神追求,尽管他不计功名,不求利禄。但是,他的名字还是不胫而走,许多作品被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人士争相购藏。
泼墨万物皆精品
中国自古就有“绘事万物皆易,独人难也”之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物画的创作无疑就成了一座画家极待拿出勇气和行动去跨越的“高山”。这种现实的难题摆在艺术家面前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回避。面对这座“高山”,许多人劝刁华甫“撤退”,另辟蹊径。然而,执着的他却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地走上了人物画的攀登之路。
熟悉刁华甫的人知道,这是他坚持创新带来的结果。多年来,他坚持把“求变、立新”的创作思路作为执着的艺术追求,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画幅上构筑了一片心灵的天地,尺水兴波,张扬灵性,把内在的激情冲动化作细腻灵动的笔触,抒发着对大自然生灵的感悟。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刁华甫即以动物画见长。而今最醉心于表现的题材莫过于中华国宝大熊猫。为了创作好熊猫题材,他多次赴大熊猫栖息地观察、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并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遗传方式以及熊猫与周边动物的关系等入手,图文并茂地向中外读者详尽生动地展示了大熊猫的丰姿。
刁华甫画熊猫强调国画的灵气,注重其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避免呆若标本的摹写。在表现形式上一改前人以墨色浓淡来处理的表现方法,采取墨破色的技法,表现水墨对象的新技法,使熊猫的水墨部分,形成了生动自然的绒毛感。对熊猫巧妙地作了拟人化的处理。用儿童稚气、顽皮的形态,与熊猫幼气活泼可爱的动态和表情相结合,展现出熊猫嬉戏顽皮的生动画面。同时在生纸上采用写意与没骨相结合的技法,使竹子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画面更加清闲明快。比如用生纸描写的工笔熊猫图《母子情依依》就极具功力。草丛中躺着双手换肩、张嘴嬉戏的熊猫幼仔,漫步起来的熊猫妈妈正轻轻地伸出手来抚摸着躺在地上撒娇的孩子,自然流露出爱恋的舔犊情深,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秋到邓池沟》图是刁华甫创作的一幅工笔重彩画。他充分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将山崖红叶採用写意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立体层次,与工笔熊猫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熊猫毛的质感处理,使用小笔撕毛,分块分面、由浅到深、层层叠加,将黑色熊猫毛的色泽充分展现出来。白毛部分更是用“点、线、面”细致入微的梳理,表现出年轻熊猫机灵蓬勃的生长活力。刁华甫利用自己的方式与技巧,通过长时间的琢磨与研究,让这只望竹而喜、盘腿欲动的大熊猫更加鲜活地跃然纸上,使得观者对它的年纪有所感知,亦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大熊猫的魅力。
刁华甫对熊猫的处理运用了传统的写意手法,同时充分发挥水墨晕染的功能,注重把墨与色的肌理变化以具象之形传抽象之境。通过特殊的表现技法,把一只只毛茸茸的憨态可掬、姿态各异的熊猫描绘得惟妙惟肖、清新自然。因而,他的熊猫画走向世界,成为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画廊争相收藏的作品。据了解,目前他是中国大陆推出熊猫艺术品到国外最多的画家之一,把弘扬中华“国宝”文化的精神发挥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