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2019-09-10李婷
李婷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人类在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要求。因而,理论上探讨改革的热潮兴起,而在實践上,也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的改革季节。然而,综观所有的改革理论和实践,都一直是在工业社会的思维范式中去谋求改革的行动方案,这不仅使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把人类引入到一个风险社会之中,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危机。近些年来,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追求中,参与治理是得到强力推荐的改革方向。实际上,参与治理的理论主张依然是在工业社会的治理框架下提出的行动方案,与后工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从现实来看,后工业化已经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已经呈现给我们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局面。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需要建构的是一种合作治理模式。
关键词: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后工业化时代;改革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中,“改革”一词都是人们最乐意提起的,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到行政改革以及微观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贯穿了改革的理念和行动。我们时代的人们已经确立起了改革的意识,拥有了改革的精神,可以说,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都极力通过改革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之所以改革能够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是因为人类社会正处于一场总体性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工业社会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把人类带入了后工业化进程,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去开拓前进的道路。然而,改革的前景应当是怎样的?我们应当通过改革去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则是需要加以系统规划的课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根据后工业化的要求去对存在于每一个领域中的改革进行规划,以求使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从属于统一的社会变革的要求。应当看到,无论改革是发生在哪一个领域中的,最终都会指向社会治理,所以,改革的全部内涵都无非是社会治理的变革。
一、认识改革的历史性质
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面对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是自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滥觞开始的。当然,更多的人由于受到历史表象的迷惑,往往把改革看作是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的途径,从而不愿意承认这场改革运动的宏观历史性意义,也就是说,不愿意承认这场改革运动是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积极步骤。实际上,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客观的历史进程向人类已有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旧的治理方式显得不适应新的形势,让治理者感受到了压力,因而谋求通过改革去适应新的要求。
二、法治模式中的路径依赖
近代以来,在整个社会的意义上建构起了法治的治理模式,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却是由组织承担着社会治理的任务,在承担社会治理任务的组织内部,则把农业社会的权治改装后而重新加以应用,特别是官僚制组织,把权治诠释得淋漓尽致。对于官僚制组织而言,“由于权威和权力位于金字塔组织的顶端,因此,行政长官或管理者常常做出重要决策而无需咨询他们的下级雇员。对于行政长官或管理者而言,权力是他们维持官僚体系所必需的,它是控制组织成员行为的工具。从官僚制的角度看,只有行使权力,才能实现组织建立的目标。”
三、想望“合作治理”
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公共行政的危机以及人类所受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扰并不是由于思想的匮乏,而是因为“很多学者倡导的思想,如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公民治理、公共协商、参与式民主以及社会现实世界的建构等不仅没有得到广泛、充分的认识,而且没有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发展为有用的理论框架。……政府机构的行政官员和管理者依旧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支配作用,他们依然通过过度依赖工具和技术手段,控制政策制定过程,设计各种选择,动员民众和评估绩效,以此寻求解决问题和变革政府的答案。” 准确地说,学者们所有这些建言都是在旧的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反映出的是一种在工业社会成长起来的思维方式,是在新的问题出现后而在旧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变的条件下提出的改进方案。实际上,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上,这些具体性的行动方案如果是有益的话,也应建立在新的理论建构之中,只有我们根据后工业化的要求而实现了理论范式的变革,关于社会治理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把握社会治理体系的开放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开放性是反映在社会治理体系的每一个方面的,而且也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处处呈现给我们。就人类的社会治理历史来看,有一条不变地走向开放的线索,依据权力的治理是一种封闭性的治理,与之相比,依据法律的治理已经开放得多了,但是,法治的开放性还是有限性的,它是在对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界定的条件下才能使治理过程得以展开,这种界定决定了其开放性的不足。但是,社会治理体系及其过程的开放性持续增长必然会走向合作治理的方向。开放的治理本身就是对一切僵化可能性的排除,从而能够使治理过程处在一个始终与整个社会互动的过程之中,能够把一切积极的、对治理有益的因素都吸纳到治理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3-4,6,6-7,18-19,32,8,51,52,165,51.
[2]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3]〔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6,66,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