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析
2019-09-10赵阳
赵阳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担任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引导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故事在实践中能否恰当选取、教师能否自觉主动运用中国故事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等。为此,提出三大解决路径,助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故事就是炎黄子孙在过去的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中用实践、用智慧创造的故事,也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从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故事到隶楷行草的汉字故事;从尧舜禹的治世故事到元明清的兴衰成败;从顽强抗争的近代求索到新中国成立的浩然巨变......浩瀚的历史都浓缩在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中国历史故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凝聚正能量的热点故事和身边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改革。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国内体制改革到扩大对外开放;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日益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的故事越来越丰富。
中国故事所囊括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众多的切入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注重真实可塑的教育内容、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年的心中;使得当代高校生增强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
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引导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使命需要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指出:“高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1】高校以立德樹人为根本任务是培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必要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大力宣传教育。
其次,中国故事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属于公共课,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实践课,因此,公共课的课程类型容易使学生感觉脱离职业生涯,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的功能,那么上课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新时代高校生不仅仅需要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学习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过硬的政治素养。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感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使课程内容更加丰满、教学方式更加新颖,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关键环节。比如在讲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枯燥的理论问题的时候,将中国故事融入其中,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二、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故事在实践中能否恰当选取、教师能否自觉主动运用中国故事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等,都为中国故事很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中国故事数量多,内容杂,做好批判继承工作。中国故事涵盖古往今来五千年文明中的历史故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时代故事,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为教学素材的选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国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糟粕,如三纲五常的等级思想、八股文的文学固化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等。因此,在选取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故事中的正能量凝聚中国力量。但是,如果照本宣科地去讲思政课,学生不仅不喜欢听,更不理解、不信服,这就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用中国故事说理,生动形象地解释枯燥的原理和理论,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讲中国故事的自觉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应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和完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是,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来看,缺乏一定的教学创新素质,讲课容易生搬硬套,意识不到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更做不到主动地、自觉地讲好中国故事。
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中国故事的时效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各国文化的交融、冲击、碰撞也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有所抬头,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是根本对立而不可消解的。因此,使高校生在不同的价值观中坚守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起点的当下,新时代青年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为骄傲,自觉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想信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大路径
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应该做好以下三大维度的工作:
首先,解决“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的问题。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讲解中,应以影像历史唤醒中华文明的记忆,讲好历史故事;以时政新闻评论为时代导向,讲好热点故事;
以小事情、小人物的正能量为引导,讲好身边故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凝聚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中国故事加以贯穿,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不忘本来,开拓未来,立足国情并放眼全球,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其次,遵循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维度。应注重思想引领、针对性、时效性为落脚点,提升学生兴趣、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故事特色。如果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时,能够在保证理论真实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融入声情并茂的中国故事,一定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更好地让高校生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增强他们自身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把党的基本路线、指导思想、依靠力量讲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把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双向互动讲好,以中国故事的生动形象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
最后,内外联动,构建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大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大环境内外联动。同时,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取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进行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实地调查等,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学习中不断地体悟、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 - 07 - 30].
[2]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