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覃文耀
覃文耀
摘 要:随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生活与学习中被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较大改变。在现时期教学过程中,微课已不再陌生,其主要是利用视频,对知识点实施讲解,视频的时间都较短,内容却非常精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作为视角,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一、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有一定的灵活性
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将课内、课外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学空间和时间作进一步的扩展。从而使教学目标更明确,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加得心应手。微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二)微课还具有一定的形象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遇到问题都是直观地、形象地看待问题,不会把一些抽象紧密的问题相结合起来。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通过微课的视频具体形象地思考问题。从而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能发现问题,不断去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微课的教学内容,去研究和变革教学形式。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研究中享受乐趣和成长,在享受微课带来的教学效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发挥数学微课的最大作用,将微课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地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数学这一门学科不同于别的科目,它与其它的科目相比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维型,还有更深层的逻辑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受挫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觉得学习很枯燥无趣,从而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微课不同于普通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视频制作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色彩结合在一起。就像学生看动画片一样,产生一种形象的快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鲜感,从而使复杂的内容浅显易懂地呈现给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微课,就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有关游乐场的图片。然后,以视频的模式播放一遍。如,摩天轮从最低点转到最高点转一圈,做的是旋转运动,声音、图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具吸引力。现实生活的一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使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地呈现。再通过教师层层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下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掌握。
(二)在数学中运用微课,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一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即教师讲得再细、再辛苦,学生学起来费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总是停滞不前。那么,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主要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教师讲完,看似学生懂了,其实不然。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对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却似懂非懂,仍旧存有疑惑。这样既掌握不了知识,还对后面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微课的学习可以更有效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针对重、难点加以更深刻详细的讲解,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模型操作让学生对圆面积的推导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可以利用微课的灵活性,在微课视频播放中,把圆进一步平均分成更多的份数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一直操作下去,使得越来越接近一個长方形。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分析,再看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圆面积推导公式的合理性,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教师运用微课,提升学生空间逻辑思维
数学这一学科的最终目标是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阅历的缺乏,在遇到一些难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学习中运用微课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去认识事物,为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微课的视频呈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空间的直观概念,能更有效地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这样的构思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也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在实践中一定要选好适合的途径,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吴文娟,纪美玲.微课:走近数学文化的新途径——小学数学文化类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9(16):76-79.
[2]段稳.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19.
[3]谭爱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