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9-09-10周煜皓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10-01
1概述
后备人才作为运动训练的实践者和运动竞赛成绩的缔造者,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竞技体育成绩的高低。纵观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从国家队后备人才、职业队后备人才两个层面来分析,目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不均匀、人才选拔机制改革趋势。多元化体现在后备人才来源的多元化,现在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CBA)的球员主要来自青年队、高校、业余体校、高中、海外留学生等,发展不均,各职业队后备人才根据该高校所在地域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等差异导致各队后备人才水平差异较大。
2对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以“后备人才”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有3511篇文章,以“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有150篇文章。以“中国男篮后备人才”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找到16篇文章。以“CBA后备人才”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有57篇文章。以“NBA后备人才”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找到22篇文章。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篮球的后备人才的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但对于国家队、职业队、各个层面的综合性研究还相对空缺。
3文献内容分析
3.1中国男篮国家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黄优强等在《对中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一文中指出,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充分彰显了举国体制优势。所谓“举国体制”,体现了“国家办体育”,体育事业全靠国家投入,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育体制,在特定时期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一旦篮球后备人才断档,数量减少,传统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打破,导致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全国一线专业球队和运动员大量减少,基层篮球运动员训练人数大量减少,人才培养链的断裂,致使部分青年队因生源不足而解散。传统培养模式的打破,近年来我国篮球三级训练梯队中均存在着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现象:人才基础萎缩、培养不系统、不全面,导致基础训练不扎实,急功近利,盲目模仿、难以形成特色。
尹干闽在《从2007年男篮亚锦赛解读中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到了相当缺乏的地步,自从有了姚明、王治郅 、巴特尔等强力中锋以后,中国篮球好像走进了一个误区,只知道一味利用姚明的超强能力,死打阵地战,放弃了我们以前的小、快、灵;快速,机动,突破,大小前锋的能力退化,后卫的匮乏,一切的问题在姚明在的时候好像都不是那么突出,都不是什么问题,我国篮球除了拥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孙悦等男篮主力,还有什么样的后备人才呢?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中国男篮1996黄金一代正是靠整体的速度、灵活性、精准的外线与欧美列强对抗,但自姚明出现后,中国男篮过度依赖他的天赋、内线的优势而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特点。
严精华等在《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中指出欧美职业篮球在世界上保持其霸主地位且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家拥有雄厚的篮球后备人才资源和塔基型输送篮球后备人才渠道。我国一些著名的老队员像刘玉栋、胡卫东依旧驰骋在CBA赛场上,并且在各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后备人才的匮乏,这种情况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教练员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所致,我们应当借鉴国外人才模式的先进性,由过去的单一国家培养人才模式转变为由国家、社会共同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渠道。
3.2职业球员(CBA)的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张治军在《CUBA与CBA人才梯隊衔接研究》一文中指出阶段职业联赛中后备人才主要来源于体制内,即体工队和各球队自己青训队伍中培养出来的球员,这两部分球员占据了90%以上。10多年来,从CUBA联赛中被俱乐部选中的优秀大学生球员,仅有以韩德君、曾令旭等为代表的十几人,与NBA联盟中80%的NCAA球员相比较,通过这种途径进入职业联赛的大学生球员所占份额太少,少数大学生球员成功的个案只能代表一种偶然性。
姚立莹在《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向职业联赛输送人才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2015年CBA选秀大会的召开成功开辟了高校竞技篮球与职业联赛之间的人才输送渠道,释放出了职业联赛招募大学生球员的积极信号。但当前选秀渠道尚不成熟,存在薪资保障吸引力不足、考核方案不完善等问题。目前CBA的选秀存在着选择面较为狭窄,选秀成材率较低,选秀制度影响力较小等弊端。
张浩在《吉林省“东北虎”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状况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优秀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对球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东北虎队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广开门路、多种途径去选拔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依靠基层体校、学校、俱乐部等输送人才,主要培养方式有“体校传统模式”“学校传统模式”和“校体联姻模式”,这三种培养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弊端。后备人才培养也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不同培养体系间的差异造成成材比例不协调,不同地区之间培养方式方法、训练手段等也存在差异,其不同地区体校间教练员、运动员选拔情况和场地设施也存在差异。
4目前研究的不足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中国男篮国家队后备人才的研究有一定建树,但竞技篮球是一个很大很广的领域,除了国家队外,还有职业队伍的后备人才、高校(CUBA)联赛的后备人才,尤其是在高校后备篮球这一领域,目前研究还有很多不足。
5未来发展方向
相比以前举国体制下相对单一的培养体制,未来竞技篮球的后备人才来源会呈现更多元化渠道。未来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接轨会越来越成功,会有更多职业运动员球员来自校园。未来国家队层面的选拔弹性机制更大,意味着竞争力更大,同时对于提升我国竞技篮球的整体水平利大于弊。
作者简介:
周煜皓,男,汉族,重庆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