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官兵如何预防“职业病”训练伤

2019-09-10郑为军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病预防

郑为军

摘要:为了提升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更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基层官兵素质的要求,基层官兵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在强度如此之大的训练当中,预防基层官兵训练伤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基层官兵常见的训练伤,以及如何预防基层官兵的训练伤。

关键词:基层官兵,预防,训练伤

前言:随着我军军事训练工作的不断深入,军事训练伤的预防工作也不断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和基层官兵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从事军事训练人员的主要问题。只有在对训练伤全面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基层官兵预防训练伤的工作。

一、基层官兵“职业病”出现的影响因素

(一)训练项目和训练的自我保护意识

训练项目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难度过大等问题直接关系着基层官兵训练的损伤。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承受能力是训练伤的致伤因素。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对军事训练伤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落实,大都重动作、轻保护,如果采用正确的动作要领进行训练就能获得有效的防护。

(二)训练环境和方法

训练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基层官兵在训练中受伤的关键原因,例如地面过硬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牢固稳定,受训人员着装也关系着训练是否会出现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的充分进行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过程中思维活动,在运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加强身体韧性,未做准备活动是训练伤出现的显著原因,长时间的训练方法不得当会引起训练人员身体的变形,压迫神经,甚至出现终身疾病。在一些基层中队,不能真正做到按施训,有些训练项目仍然采用“老方式、土办法”进行训练,这与新形势下练兵工作新要求产生了矛盾,影响了训练工作的开展,也埋下了训练中的安全隐患

(三)训练适应性和基层官兵体质

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心理适应障碍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思想麻痹,过于紧张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

二、基层官兵常见的训练伤

(一)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基层官兵常见疾病之一,损伤常见于颈、肩、肘、腕、指间、膝、腰等部位。多是因基层官兵的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等引发。损伤后可产生痉挛及钙化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损伤局部的疼痛、肿胀、肌肉紧张,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等。

(二)骨关节损伤

骨关节损伤是基层官兵常见的训练伤之一,常见的骨关节训练伤有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脱位和关节扭伤等。骨关节损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三)器官损伤

器官损伤对基层官兵的训练有着巨大的影响常见的器官损伤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器官损伤的主要症状表现為腹痛,持续不缓解,引起恶心,呕吐等。

三、基层官兵“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一)适应性活动的进行

基层官兵训练强度比较大,体力支出明显。要特别注意,平时在进行各项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提前做好身体的预热。提前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活动好身体各个部位关节,能够对身体软组织的防护起到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的做一些拉伸动作。

(二)设备的维修检查

定期检修器材设备,保证训练场地的完好率,选择科学的训练环境,训练前严格检查和清理训练场地,确保训练安全。

(三)加强心理教育,消除训练场上不良心理。

帮助官兵在训练中克服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部队官兵在部队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使自身心理压力大,应该进一步强化心理拓展训练,提高训练的心理素质。对心理素质较差的战士要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从训练强度、难度和环境适应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实战,消除官兵的恐惧感和紧张感,通过有意识的放松身体肌肉来调节心理紧张状况。

(四)加强教育引导

加强教育,使官兵做好心理防范,加强预防训练伤常识教育,让战士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容易发生训练伤的部位,掌握不同季节、不同时机常见训练伤发生的规律、一般训练伤发生的先兆和训练伤发生后的急救措施,要切实把教育工作做到训练场,渗透到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官兵。部队应当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心理训练、心理疏导、心理引导等工作,逐步调节部队官兵不健康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面的、积极的面对军事训练及其他事情。

(五)训练计划科学合理

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运动量,将训练内容尽量安排得紧凑些,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训练任务的完成,也要结予必要的训练时间.既要保证各项训练内容落实到实处,也要依据气候、季节的特点合理安排.既要保证训练质量稳步提高,也要考虑干战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真正做到科学计划,灵活安排,严格施训,切实安排基层官兵的训练量。根据部队官兵的体能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军事安排,使军事训练强度适中,强化官兵军事能力,且不超过官兵身体负荷。

(六)出现问题,及时止损

普及训练场上最常见的受伤处理方法,使每位官兵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紧急救援措施,要及时让受伤官兵休息,停止患部活动。通过休息减轻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对于皮肤的破损等问题应掌握局部消毒的方法,及时消毒以防止感染。训练受伤要抓紧时机,及早治疗,早日康复。学会根据损伤的状况,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应当将康复治疗技术及设备引入到部队卫生部门或部队医院中,根据伤病残官兵的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伤病残官兵进行康复治疗。

总结:综上所述,基层官兵的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基层官兵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基层官兵有效的预防训练伤,是提高基层官兵训练质量和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处. 做好军事训练伤防护的做法与思考,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04.

[2]刘大雄.军事训练伤医学知识问答,人民军医,2014.01.

猜你喜欢

职业病预防
卫健委拟规定:如无新证据当事人不应重复要求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
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