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山湖闯出的“齐鲁名校长”
2019-09-10王俊文梁冬生
王俊文 梁冬生
微山湖畔伏羲地,这里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也闭塞偏僻。在这里办学,有不少挑战——穷乡僻壤,区域分布狭长,生源分布不均,学生不愿来……
在这样的条件下,微山湖畔却走出了“齐鲁名校”——山东省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以下简称夏一西校)。虽然身处“三区”(湖区、边区、老区)的困难学校,校长刘静却雄心不小,他要办全国名校。几年来刘静和老师们秉持着“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理念,为普通百姓服务,学校实现了从“一般化”向“一流化”的跨越,曾被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老黄牛校长带出钢铁团队
夏一西校的校长刘静是一位胸怀天下、立足脚下的“齐鲁名校长”。
“臻于善美精于诚,达致广大尽精微。”在以刘静为校长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夏一西校打造了一个既张扬个性又整合共性、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育人环境。刘静常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心中就要装着“大多数”和“最短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不断“充电”、提高素养,是刘静信守的成长之道。他热爱学习、勤于思考,遇事总爱琢磨。起點并不高的他,硬是凭借着后天的勤奋,逐渐成长为教育的行家、专家。平日里得空他就往书店钻,忙里偷闲总结反思,日积月累竟撰写了上百万字的教学笔记和心得。仅2017年暑假,他闭门在家,就完成了5万多字的书稿。刘静深知“修身能自明,博学而笃志”的道理,所以他不仅自己爱学,还鼓励广大教师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并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在夏一西校营造了一个浓厚的“人人爱学习,人人想学习,人人抢学习”的学习氛围。
经常自省、向我看齐是刘静做人治校的现实写照。他任劳任怨,废寝忘食,周身满满正能量。在他的工作表上,从来就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而“向我看齐”是刘静的一句口头禅。身为“齐鲁名校长”,声望高了,名气大了,但在光环面前,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员工做到的他带头做到,禁止员工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刘校长的榜样示范,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工作氛围。校长的领导力本质上不就是这样一种影响力吗?于躬行践履中立德扬善,于潜移默化中培育师道精神。
呵护“手足”、以人为本是刘静的待“师”之道。刘静和领导班子成员树立“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一切”的理念,视教师如同手足,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教师们的心坎上。他们有一个理念: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师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师生的事一定不能等闲视之。
刘静习惯称员工的父母亲为 “咱爹咱娘”, 而且很自然,一点都不生硬,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将老师们视为一起奋斗的兄弟姐妹。2013年,工会主席陈令73岁的老父病危,刘静带着几位老师轮流守在老人家身前,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几天,一直到把后事安排妥当方才离开。李老师的母亲2015年11月份生病,刘静闻讯赶到,并委托一名副校长赶过来,做好服务工作;张老师结婚,刘静像对家里孩子一样从头忙到尾;殷老师母亲病故,刘静收到信息后,立即前往吊唁慰问……“老师们都不容易,不能凉了人心。”正是这种理念,促成了他与老师们水乳交融的深情。
追求卓越、敢于拼搏是刘静的人生信条。夏镇相对封闭和贫瘠。他们身居基层,却胸怀天下,站在对学生未来负责、为中华民族培养人才的高度,将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确立为“为学生一生谋划,为教师发展铺路”,并将“开启明天的辉煌”确立为学校校训,喊出了创办中华名校的口号。
在刘静的影响下,夏一西校的领导班子形成了“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的良好风气,历次表彰奖励都向一线倾斜。面对苦活、累活,校领导班子人人冲在前面。副校长徐军华尽管行政工作多,但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会主席陈令已有54岁了,仍带两个班的语文课。陈令主席说:“都说教师有倦怠,我说不上课才是最大的倦怠。”在夏一西校,“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上下一心,其利断金。夏一西人以崇高宽厚的师性师行,温厚包容的师者胸怀,承接着时代发展所赋予教育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巧手指”锻造出金字招牌
夏一西校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刘静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在刘静的带领下,老师们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锻造了闪闪发亮的金字品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领导学校,首先即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的确,只有经由思想的引导,才可能不断提升,进入更高远的境界。夏一西校的邵庆珠主任慨叹:“教师、学生的素质取决于校长的素质,而刘校长把大家大大地往前推了一大步,因为刘校长有‘巧手指’。”
刘静的“巧手指”是什么呢?
首先是高目标。只有高目标,才能大跨越,才能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刘静敢想,他从不避谈自己的办校雄心:要把夏一西校办成全国名校。在这个大目标下,他又细分出多个具体目标,落实到学校的各部门和个体,构筑大家对目标的统一共识。刘静敢抓,刚到夏一西校,他就稳定地推进了各项管理改革,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刘静敢闯,“敢打才能必胜”是他最喜欢的格言。2002年,夏一西校的前身夏镇一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和规模,但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要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地理位置是一大限制因素。当时学校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缺资源,搬家谈何容易?
刘静态度十分明确:挑战是机遇的反面,敢冒风险才能抓到机会。他给了自己和夏镇一中一年的筹备时间。一年时间未到,夏一西校就建立起来了。经过了16年的“摸爬滚打”,学校从2个班级、72名学生发展到38个班级,在校学生2500多人。
其次是大框架。谋篇布局,才能胸有大局;排兵布阵,才能打好头阵。刘静同校领导班子成员一道,首先确立了夏一西校的教育灵魂,即以“诚·爱”为校魂。建校之初,他就播下了“诚·爱”的种子,逐步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内核和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其次是明确了具体工作的基本流程,先后构建了“引领·自觉·成功”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模式、“自学·释疑·达标”的课堂模式、“自主·精细·人文”的启明德育模式、“自发·多维·开放”的启明课程体系以及“自我·分级·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稳定成熟的“321”(三个模式、两个体系、一种文化)实体育人模式。
再次是高师资。学校的精神高度,有赖于教师精神高度,即教师是学校教育与管理最关键、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夏一西校教師的初始整体资质并不高,到2006年才有了第一个本科生,专科学历也只占了50%,还有的是中专毕业生和从民办学校来的老师。面对这一现状,刘静提出了“一步到位,高开高走”的教师培训理念。其一,建设团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含金量,更要提高团队的含金量,只有团队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其二,转型升级,要把老师培养成学者型的“教育者”。他既考虑眼前,更着眼于未来,考虑发展后劲,不但要使今天的学校“因自己的努力而兴旺”,还要在将来自己离开之后全校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最后是高平台。严师出高徒。刘静和班子成员在培养教师成长方面,注重吸收高端资源和优质资源,先后同中央教科院、北师大、山东省教科院、齐鲁师范学院等单位联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老师们吸收高端营养,建立了多个教学研联合体,较好地拓宽了老师们的眼界,提升了老师的专业能力。
“巧手指”让老师们有了“金刚钻”,在各种舞台上大显神通。美国学者迈克·富兰曾说过:“教育变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即是教师能够找出改革对他个人的意义。”刘静则将这一观念作了现实性的转换,提出“在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上寻求意义。一流的老师教理念,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三流的老师教知识”。教师对教育实践与改革意义的理解,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夏一西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保持领先优势,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夏一西校,有三分之二的老师曾被外校请去授课交流,至今已达220多场次,有三分之二的老师获得过市级以上的教学教研奖励。学校教师参与的《高教基教深度融合》课题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也被授予“齐鲁师范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2017年10月中旬,山东省召开的初中地理研讨会上,刚刚分配到夏一西校一年的胡翔云老师获邀在大会上发言,精彩的发言获得与会者阵阵掌声,令不少行家惊叹不已。有记者问她,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想不想到更好的地方去?她用了一句歌词回答:“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在胡翔云看来,是夏一西校培养了自己。在这里,刘校长的人格魅力让人钦佩;在这里,青年人更容易被关注、被赏识;在这里,连接全国的高端资源,能为老师提供成长所需的高端营养。她说,这样的学校打着灯笼都难找。
人有长短,而照顾个体的差异性,发挥不同人才的不同优势,同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的人才,刘静像伯乐一样,发掘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将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朱思民副校长性格沉稳,善于思考,便让他担起课堂模式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育评价工作;李军副校长精力充沛,腿勤脚快,就把他用在学生管理上;徐军华副校长原则性强,执行力强,由他主抓校风校纪的管理……
对学生,刘静的“巧手指”则是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潜能。夏一西校的学生求知欲强烈,成长动力强劲,拥有广阔的自由发展、独立思考的空间。刘静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以追求学科成绩为第一目标的教育一定不是好教育。”他还强调,“我校没有坏学生”。他坚持“一个学生的心灵就是一个美好世界”的教育观,将学校的育人目标确立为:宏观目标——和谐发展的自然人,诚信友爱的社会人,开拓进取的中国人,知行合一的未来人;具体目标——品德高尚、学业优良、体格健壮、人格健全、潜能卓越、和谐发展。上述培养目标所蕴含的即是一种“转识成智、转智成志”的教育理想。因为,只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蕴含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化为理念、化为方法、化为智慧。
正是因为夏一西校追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才有了“自主·精细·人文”的启明德育模式,才有了“自发·多维·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才有了100多门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才有了“自我·分级·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的顺利运行。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济宁市文明校园”“济宁市特色化学校”“济宁市党建工作示范校”等十余项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中考质量分析又获全县第一名,续写“十四连冠”辉煌。在夏一西校,学生从来都不是学习的“机器”,学生在山东省中学生才艺展示中斩获一等奖,四年来在济宁市科技节活动中有20余人分获金、银、铜奖……他们的学习生活时刻都有着期盼和惊喜,孩子们的生命之花在校园里得以尽情绽放。
追求卓越气势如虹
夏一西校成功的道路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刘静和广大师生抱定创办全国名校的信念,一个大目标追到底,一条路子走到底,坚持不懈,永不言退。
当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氛围,敬业就会成为一种风尚。在这里,当外校少数老师热衷于搞家教和“第二职业”时,夏一西校的老师依然在专心致志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里真正成了教育的一块净土。
在这块净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道德模范。李真老师从教21年,一直努力把每件事做好,她的真情也换来学生们对她的爱戴。李真所执教的2011届8班有位学生英语发音不清晰,记忆力欠佳。面对这样的情况,李真没灰心,通过悉心观察,捕捉到这个孩子有画画的爱好,于是她就利用图画来帮助这个孩子理解和记忆单词,并且每天抽出半天时间来给这位学生“开小灶”。在她的努力下,这个孩子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大,不到半年时间就从英语“学困生”变成了“学优生”。学生家长特意到学校致谢,临走时悄悄把一张购物卡夹到她的书里。李真发现后连忙推辞,她说:“你女儿的进步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这卡我是绝对不会收的。”最终,在李真的耐心说服下,家长收回了那张卡。李真说:“不是我有多么高尚的情操,也不是我有着多么可贵的品质,我只是觉得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行为去印证‘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正是因为拥有着这样一身正气、一腔热血的领导和老师,夏一西校才得以不断成长壮大。学生在教师高尚师德的引领下,也日益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们开展多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2018年,学校申报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案例荣获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优秀案例”。
开拓者的步伐永远向着前方。夏一西校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正在向“全国名校”这个目标冲刺。在刘静看来,学校发展的核心载体是课程,学校一定要有多层次、多元化的丰富课程。而课程的设计需依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环境特征、社区的价值取向及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来进行。为此,学校大力加强运河文化和孔孟文化的开发,丰富学生社团活动,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汇成了一个“交响乐”;不断探索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各种具有个性的活动室,请学生做主角,有效地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
此外,学校还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不断完善“321”实体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又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素养方面做了可喜的探索,努力使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引路人”。
如今,拥有着大爱情怀的夏一西校人敞开校门办教育。近年来,夏一西校先后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人次的教育同仁观摩交流。不仅如此,夏一西校還先后与80多所学校建立长期的教育联系,先后为50多家学校进行课堂模式、德育体系等方面的实地培训。刘静说:“我们有多大的光热就发挥多大的光热,我们能为国家教育做多大的贡献就做多大的贡献,绝不惜力。”
滔滔微山湖,昼夜不停地响彻着夏一西校人的奋进之歌。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夏一西校人感动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刘静的雄心正在释放更大的能量,催生出名校的绚丽光彩,温暖着在困难中奋进的孩子们。
记者手记:
记者曾五次来到夏一西校,先后采访了近百位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召开了20多次小型座谈会。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深深地为刘静校长以及他所带领的夏一西校人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微山湖畔的学校不仅是个聚老师、聚学生、聚资源、聚口碑的“聚宝盆”,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样板。
在当下不少地方热衷于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时候,夏一西人立足现实,立足最底层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坚持“先天不足后天补,物质不足精神补,硬件不足软件补”的原则,高扬起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观的大旗,改变着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果说一些名校是用“高端武器”把好学生培养成精英的话,那么夏一西校则是用“小米加步枪”,把一般学生培养成一流学生,把中等生培养成优质生。因此,夏一西校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创立了“321”实体育人模式,不仅在于他们取得了那么多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热心为全体学生发展和造福普通百姓的理念。他们无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闯出了一条成功之道,给还在困难和坎坷中摸索的广大师生员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