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红山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9-09-10李若曦赵亚东
李若曦 赵亚东
摘 要: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据考古研究考证,赤峰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北方文化的中心和摇篮,这里拥有近万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迹。其中以草原、红山文化最具代表,这种特有的北方文明影响深远,传承广泛。这种古老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主要一段。在赤峰这片朝气蓬勃的大地上,我们期待着赤峰的悠久历史文化能够不断传承并弘扬光大,让辉煌灿烂的草原、红山文化在今天依然能够熠熠生辉,在赤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继续创造奇迹。
关键词:赤峰市;草原;红山文化;经济社会发展
一、引言
地域文化是在一个地区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综合[1]。在当下通过对特色地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凡。某一地域的特有文化与当地的历史、民风、民俗、地理等紧密联系,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独具异域情调。很多研究表明,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却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发展大潮中我们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传承地域文化,让这些富有特色的优秀文化因子动起来。把用岁月积淀起来的重礼精神、诚信精神、尚劳精神、互助精神、创新精神……激活。基于乡土优势本文仅以赤峰市为例,结合日常生活和实地调研分析,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探析地域文化的发展路子,尝试着为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二、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发展历程
(一)现状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北方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也是内蒙古第四大城市。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之间,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改革开放以来赤峰市从一个传统的游牧区,发展为目前享誉全国的“草原第一都”。四十多年来,赤峰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第四强市,赤峰市在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得天独厚自然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牧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由各大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矿业经济、能源经济、医药经济、旅游文化经济。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赤峰市积极融入东北经济发展规划圈,抓住东北振兴的大好机会,充分利用靠近华北经济圈的优势,赤峰市提出了把本地区打造成国内重要的金属原材料生产基地,打造成面向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能源基地,打造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成北方重要的医药工业基地[2]。目前赤峰市经济发展形成了三大鲜明的特点:充满活力的加工制造经济;农牧业特色鲜明的地方经济;层次多元的外向型经济。近年来,赤峰市非常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着力探索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二)发展历程
赤峰市的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后50、60年代的工业起步阶段,从传统的农业、畜牧业逐渐转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80年代后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农业、畜牧业为辅的双向经济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90年代至十八大之间,在原来双向经济发展之路基础上,逐渐演变为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十九大以来,在多元经济发展基础上,重视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着力发展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在这几次不同的发展阶段,赤峰市都及时的抓住机遇,克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充分用好每一次发展机遇期完成自身转型,走在自治区的较前列。赤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经济奇迹,这种奇迹是体制优势、发展战略、政府导向等合力作用的共同结果。但探究其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受地域文化影响的赤峰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决定的。
三、赤峰市草原、红山文化的特征
(一)草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草原文化,不言而喻,是孕育、生成于草原上的文化。草原,就是大面积的保存着草本植被或者灌木植被,没有或少有乔木植被的温带半干旱地区[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广袤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于地处大陆腹地,北接西伯利亚,南连阴山山脉常年干旱少雨,受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绵延万里的大草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岁月的长河中,为了应对自然恶劣环境的挑战,为了求得生存,他们选择“游牧”这一灵活的应对方式,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过程中孕育了这种极具民族特征的草原文明,为了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特有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特有的文化主要指牧民在适宜放牧的草原地区创造的独特文化,是草原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游牧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相互交融与影响的文化复合体,在长期的游牧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追求生存、崇尚文明形成的一种及其特殊的文化类型。这种特有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性,一般认为具有以下四点:
1. 天然性。在长期的游牧生产过程中,蒙古人一直生活在一种“黑水白帐,逐水草放牧”的自然环境下。天然养畜,完全靠自然水草;迁徙放牧,顺其自然;以毛皮为衣、奶酪为食、以毡庐为住、以马驼为行、以弓矢为战、以敖包为祭、以长调为歌、以盅碗为舞、以蓝天为盖、以大地为床……一切都是独有的,独有的风俗、独有的礼仪、独有的风情,完全而充分的展现了草原文化独有的悠久和美妙,在这种简约、淳朴的生活方式影响下,草原上的人民静静的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
2. 流动性。草原民族上的居民生存的根本就是游牧狩猎。追随水草,靠天养畜,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自由的放牧,没有时空的限制,永远是“人在旅途”。因为这种迁徙的生活方式,注定了草原上的牧民们居无定所,来无影去无踪。这种游动性的行为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关爱自然、尊重自然、应对挑战的表现,也是草原上的人们永久而又传奇的生活习性。
3. 尚武性。狂风、暴雪、恶劣的气候、严酷的生存环境、艰难的游牧生活加之争夺草场和畜群而进行的连连恶战,造就了草原游牧民族通力合作、所向无敌的特有精神气概。在草原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游牧、狩猎、交易、作战的独特生活基调,游牧人民在栖息、迁徙的漫长岁月长河中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勇武、坦诚、豪迈、无畏、进取、好胜的尚武精神气质。游牧人自幼至长,惟力是恃,惟力是爱,勇力出众者,众人皆敬之。
4. 开放性。草原上的人民以山为邻、以草为伴、以马为友,他们四海为家,视野宽阔。在他们这种放荡无羁的性情影响下,草原上的人民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并且在任何时候都能恰到好处的融合、吸收外族文明;除此以外,他们还积极主动地开辟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在草原民族与外族广泛的交流过程中,游牧民族渐渐的形成了开放的个性和互动的对外交流方式。
(二)红山文化的发展与主要特点
红山,译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于是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在蒙元时代,蒙古人叫它为乌兰哈达。译为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
一首小诗《红山文化印象》这样写道:碧玉神龙属第一,华夏古村赋神奇。八千年粟今犹在,红山女神古来曦[4]。“红山文化”可谓家喻户晓,初来赤峰的人一定会被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定会谈到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5]。是我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红山文化的发现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位置,红山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并使该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并列为中国史前时期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中心,诸多优势因素被夏商周三代融合吸收,成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的核心。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达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在岁月的洪流中熠熠生辉,在历史长河的画卷上留下了精美的画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红山文化独有的特点,大致总结有如下四方面:
1. 玉石技艺精湛。在红山文化多处遗址中发掘出土了近百件玉器。这些玉器造型生动别致,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相像。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以“碧玉猪手龙”最具典型,周身曲卷,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在第四届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红山文化碧玉龙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龙”[6]。因在赤峰市境内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龙表玉器,故赤峰市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熏陶下的先民称为龙的传人。红山玉龙对研究我国原始宗教、总结龙行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看来,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都不为过。
2. 陶器制作产生。在红山文化诸多遗址中发掘出土了很多陶器,这些陶器主要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细泥的彩陶多用煮食,夹砂的划纹粗陶用来盛载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孕妇陶像。细看所有出土的陶器,都会发现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的特点。
3. 生产工具种类多样。在红山文化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不同类型,样式奇异的生产工具,在这些类型中主要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农具数量甚多,有石耜、石犁、石锄等。
4. 经济活动活跃。在红山文化的多处遗址考察中发现,在遗址中有很多残留下来的炭质粟、米等谷物类;在遗址中还有很多猪、羊、野生动物骸骨。在多个遗址考察中都会发现这一普遍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在红山文化诞生的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并且能种植谷物和饲养牲畜。通过对多处遗址的探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饲养牲畜业发达,人们已经饲养猪、羊等家畜,有时也会狩猎、采集野果。
四、草原、红山文化在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草原、红山文化孕育了干事创业精神
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传统对地方精神的孕育作用不同。在赤峰市这种具有浓厚草原、红山文化滋养的沃土,人们身上固有的那种吃苦耐劳、善良本真的原在性激活,随着岁月长河的单向度延展,在久而久之的积淀和熏陶下,必然孕育出干事创业的精神。
1. 草原、红山文化为干事创业提供了精神营养。由于历史遗留和地缘限制的原因,在总体上看,赤峰市所拥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干事创业者总体上文化、学历并不高。在80、90年代的时候,用 “九有一文盲”来形容干事创业群体文化教育偏低的事实。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证明,这些干事创业者并没有沦为笑柄,经过近几十年的艰苦拼搏,现在都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企业家、管理者。淳朴善良的他们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勤劳的双手,外加一份脚踏实地的执着,在赤峰这个东北小城找到了目标、实现了价值。深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赤峰人骨子里所特有的基因决定的。赤峰市特有的草原、红山文明传承发展至今,依然滋养着、眷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2. 草原、红山文化延续重合作、讲义气的传统。由于受北方天气寒冷的影响,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性情在赤峰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讲义气、重友情、做事以诚相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大都具有淳朴、善良、友善、好客的天然本性,在赤峰市草原、红山文化影响下,这种重合作、讲义气的品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心灵默契。在赤峰这片土地,人情世故被看得很重,有的时候我认为这不是贬义词,正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友情、爱情、親情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织在一张大网里,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遇到大事大非的时候能集众人的力量共同应对。赤峰市所有老一辈、中年群体以及年青一代都是在这种“传帮带’的流年中生生不息。在文化的不断传承和演绎中形成了独具赤峰特点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诚信精神,不安土重等传统。即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习俗依然富有它神奇的魅力,在文化发展长河绽放光芒。
(二)草原、红山文化推进了当地发展模式的创新
赤峰市经济社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制度创新的结果。但究其这种创新的动力源应是当地的特有的草原、红山文化。地域文化所内在的天然禀赋具有无限的潜力和爆发力,就如同催化剂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起到助力作用。
1.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一直以来由于受到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的限制,赤峰地区一直以农耕、畜牧养殖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工业化的进程,90年代以来一些能源业、采矿业、及一些重型工业先后发展起来。进入新时代,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牧业、生产加工、机器制造等传统行业逐渐让位于交通业、物流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赤峰市跟紧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的领导下,始终狠抓经济强市建设,在创新思维引领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本市发展的新路子,今天的赤峰市正朝着经济腾飞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2. 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今天的赤峰市,外向型经济是其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主旋律,在这里生产的农牧业产品70℅以上都出口省外或国外。赤峰市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到中小型合作企业,再到标杆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赤峰人赋有的慷慨、果断、敢冒险的草原文化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期,在赤峰市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没有活力、缺乏创新,很多农牧业产品面临着国内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危机局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赤峰人没有畏惧的退缩,他们从企业自身找原因,从产品自身找原因。赤峰人认识到发展不应该受到区域的限制,提出了“走出去,赚大钱”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企业推向国内、国际市场。在十几年的发展时间里,在赤峰市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产生了“大牧场集团”、“赛飞亚集团”、“草原兴发集团”、“宁城老窖”、“永巨集团”等大型连锁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在国外也留下了响当当的名字,在这些知名企业的带动下,赤峰市外向型经济逐步展开,发展势头强劲。
(三)草原、红山文化深化了人力资源的凝聚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微观上来说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凝聚功能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来激发人力资源。从宏观上来说是通过社会文化、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来促进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赤峰市特有的草原、红山文化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企业行为,而且政府的行为也深深的打上了当地传统文化的烙印。赤峰市虽然是一个北方内陆地级市,但是这里的企业文化、政府政策普遍彰显着平等对待外来工作人员,尊重人才、唯才是举的理念。
1. 唯才是举、内外并重的用人理念在赤峰市的大、中、小企业中盛行。开放、平等、包容的草原、红山文化精神,深深的影响着当地企业的老板,也影响着当地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其它地级市相比较,外地人才在赤峰市特别容易得到重用,基本不会发生“内外有别”的对待。比如赤峰市最大的酿酒龙头企业“宁城老窖”有很多外地的务工人员在这里工作,现已身居要职。“大唐国际”、“华电集团”、“平煤集团”、“元宝山电力集团”等很多大型国企的主要负责人都是外地人员担任。
2. 为外来人员提供平等的政治平台。在政治上,赤峰市委、市政府一直积极探索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证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的政治地位。赤峰市各大政府机关、央企、国企及其事业单位积极从市外引进人才,不存在以权谋利、以权肥私的现象,始终坚持本地人外地人平等对待、公平对待的原则。除此以外市政府人才办还定期的举办外来人才交流座谈会,外来人才交流培训会,“为赤峰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外来人员积极参加到赤峰市党政建设中来。
3. 妥善解决外来人员就业问题。赤峰市的工业大多以工矿业为主,劳动密集型特点显著,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较大。赤峰市政府非常重视外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创业、通过多渠道多手段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和服务,切实为他们提供就业、生活、安居、福利等保障。赤峰市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近5万平方米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市场,就业大厅电子屏幕上随时滚动播放各大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并且信息实时更新。在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有如此庞大规模、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这在内蒙古除省会以外的其它地级城市并不多见。在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这样既保障了劳动者就业,又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此举措的实施不但带动了赤峰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也促进了赤峰市整体环境的和谐稳定。
赤峰人开放、包容的胸襟,使外来人员很快融入到这里的生产和生活中来。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感动、吸引了无数的外来人员。
(四)草原、红山文化促进了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除了受到整个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外,还受到当地独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即使处于同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下,不同地方的政府政策和行为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为这种差异性,也会对地方的经济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赤峰市长期受到当地草原文化、红山文化的影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胆改革的精神比较强烈,政府始终坚持服务于民的办事宗旨,主动服务于本市的人民和企业。在当地文化的熏陶下,政府已经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投入到关系赤峰市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软件建设上来,而不是稿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是“集中化的组织起来的窃居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充当社会公仆的政府权力”,因此,当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目标就是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7]。马克思一直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这些观念和思想从根本上奠定了服务型政府存在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所讲的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8]。多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办事人员素质,转变传统型政府官老爷的作风做派,致力于为全市人民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型政府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公民权利、社会权利进一步落实的过程,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能、行使行政权力时就应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9]。赤峰市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扮演“好政府”的角色,站在人民的出发点,遵循服务于民的宗旨,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推进全市各方面的发展和繁荣,致力于造福一方百姓。
五、草原、红山文化与赤峰市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赤峰市经济博兴、社会进步,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璀璨的草原、红山文明陶冶了赤峰人民,升华了赤峰精神,宣传了赤峰形象。自2006年赤峰市第一届红山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到今天,赤峰市已成功举办了十几届,赤峰市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成为赤峰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盛宴,而且也成为赤峰人向世人亮相的精彩展示。发展到今天的文化艺术节已经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草原文化、红山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得益彰。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无不体现着赤峰人开放、包容、慷慨、文明、进取的精神风貌。闻名全国的“那达慕大会”也在赤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举行,这不但是赤峰人精神风貌的写照,也是赤峰人对草原、红山古老文明的传承。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文脉的传承,区域社会的进步需要精神的熏陶。赤峰市传统的草原、红山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共生互动,在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养分的继承和吸收。借助赤峰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着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双重腾飞,全面激活赤峰文化强市建设。
六、结语
天高地辽,八千年塞风古韵;雄浑苍莽,九万里壮丽河山。这就是我国北方草原名城——赤峰市。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赤峰市最具地方魅力的草原、红山文化。草原、红山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年轮中也显得格外耀眼,研究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经过岁月长河洗炼而得来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不仅在其产生的时代具有价值,在当代也具有价值[10]。传承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弘扬传统文化,勇于改革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发展、重视文化传承,处理好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尤为重要。赤峰市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锐意进取、大胆作为,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共同繁荣,让文明之花永续盛开、让丰收之果缀满枝头。
参考文献:
[1] 许志新.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凸显文化元素的一些调研和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411.
[2] 李大勇.赤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7,23(6):107.
[3]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17,(1):119.
[4] 王升.振聋发聩:红山文化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18,39(11):1.
[5] 席永杰.紅山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C].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赤峰学院,2004:12-16.
[6] 王升.振聋发聩:红山文化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18,39(11):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2-413.
[8]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5.
[9] 肖陆军.论服务型政府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5,(2):7.
[10] 王娟.传统文化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贡献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