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陈军
陈军
摘要:新课改所提出的“倡导自主的、探究的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并真正称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引用的“主题活动”教学案例比较好的体现出自主的、探究的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事实上,主题活动教学模式,也可以成为能满足新课改教学需要的、有效的也是常用的模式之一。
关键词: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分析;应用;提高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的是认知与技能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甚至脱离了社会生活。以认知与技能为最高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常常会导致学生只会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任务,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创造力与积极性。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很好的改善,那么教学的理念势必会与社会逐渐脱离,“从而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达到有效教学(即有效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在“主题活动教学模式”中同样遵循这一基本原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需要掌握的技能、基本方法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者的一项任务,而是从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通过分析教学目标确立的主题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
总之,主题的设计一定要秉承一个原则:枯燥→有趣,单调→丰富。
(二)分析学习者特征
“主题活动教学”中,学习者为主体,也是活动的主动建构者。老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的时候准确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对不同特征的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主题、目标、内容及问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设计与学生个性相符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
(三)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1、教师活动
除了按照常例检查软硬件是否运作正常以外,还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虽然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动,但是各个环节的把握,老师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中的随机性很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老师要预设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案,课堂时间的把握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的课时不太一样,所以这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学生在技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和问题处理过程中学生能力上的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设计活动的内容时就要注意分层性教学。
课堂评价量表的制定也非常重要,只有在课堂中不断的评价分析,才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评价量表的制定可以根据两方面来制定:课前,课内。课前的准备分为主题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以及资料的筛选评价。课内以活动为主,小组内成员的团结性、角色分配是否合理、作品展示(仪表、语言表达力、操作技能的完整性)这些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依据,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表现力。
2、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活动小组的分配及小组内角色的分配,活动小组是根据班级整体情况而定,小组不易过多,建议5-10个小组最好。因为小组过多,作品展示可能时间不够,小组过少,有些学生就会无所事事。这要根据各学校各班的课时及班级人数而定。角色分配要合理,确定好人员后要给老师一份名单,老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谈话做适当调整。二是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素材,素材要根据小组主题量身搜集,搜集完后还要进行筛选,哪些有价值,哪些无价值,最后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小组评价并做记录。最终将学生个人电子档案及信息评价记录上传至教师机。
(四)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和学习资源(也可是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的工具和资源),围绕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并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认知工具、资源以及有关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五)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也可以说是对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通过作品展示以及跟踪整体活动的记录来进行各阶段的评价,这也就运用到了课前准备阶段老师所制定的评价量表,这里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调节型”评价、“表达展示型”评价、“师生混评型”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自我调节型”评价(即自评)更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它不仅重在自评,也是学生互评的依据,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的反思。“表达展示型”评价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和开放的、公众参与的评价活动。
教师根据课前、课内进行总体评价,以两个典型的例子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课本外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途径,或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提出与迁移拓展有关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某个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某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