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世正德 康健民众

2019-09-10尹忠华

侨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济世康家金州

尹忠华

2003年“非典”时期,大连金州的康长春与父亲康洪源,一起煎煮价值两万多元的预防“非典”的中药并包装成袋,免费发放给下岗、失业、贫困户和敬老院的老人,这个侠义之举一时传为佳话。实际上,康家人代代传承至今的金州“德记号”,从建立之初便坚守“济世正德、康健民众”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德记号”依然坚持到社区义务看病、为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定期免费上门诊察疾病指导用药,是“真正的德兼和缓活人术,记取黄农济世心”。

百年老店,德字为本

“德记号”药房是大连地区现存最早的老字号中药房,迄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据《金县志》记载,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山东名医康公在金州城南街买下临街店铺,创办药房,取名为“德记号”,寓意“济世正德、康健民众”。康公既懂医理,又识药材,“德记号”自开张后,采取前店后厂的行医方式——前设医堂诊脉看病,经营中草药和中成药业务,后设制药间和药库,配制丸、散、膏、丹、酒、胶、露等。

“德记号”待客诚信,把“德”字奉为开店的根本。1920年后,“鼎盛时期的康家,以金州的‘德记号’为总号,分别在大连、普兰店、瓦房店设立了“德记药局”“德记西栈”“德记药房”“德记全栈”“康德记源栈”等十二家分号,分别由康家的几个兄弟和子女共同经营,员工达160多人,每天进出的药材大都在千斤左右,影响遍及辽南”。康长春从小就听过父亲讲自家的这段历史。1946年,因战事影响,众多分号被关闭,只剩下大连“德记源栈”“德记宏栈”和金州总店“德记号”。1999年,“德记号”药房被国家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祖传方剂,悬壶于民

“德记号”的中药材炮制与中成药制药技术繁琐复杂,需要凭借悟性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掌握,这些技艺的传承主要靠师带徒、口传心授,老手艺还需心手相传才能传承有序。

包容的康家人一直坚持搜集、整理全国各地的医案,现传有医书多本,共载有300多种药方,这些方剂也在积极地回馈民众。“德记号”药房百年来的发展主要靠“以德悬壶”的行医理念和疗效显著的祖传方剂,从开始到现在,“德记号”药房以“药价不虚、纯真为上”为经营宗旨。为了保证药材地道,特聘精通药材鉴别的人员到产地采购,采购回来的中药材先由店内掌柜验收,合格后过秤、捡净泥土杂物晾干,按根、茎、花果类等分别放入仓库摆放整齐。饮片的炮制严格遵循古书细则,将标准写在木牌上放在锅边,操作时一丝不苟、对照执行。

康家五代人以治病救人、惠及民众为己任,夏季,药房内备有板凳和消暑凉茶,供过往路人休息消暑;冬季,用大水壶煎煮麻黄汤,给风寒患者免费服用。特别是对贫穷人家实行赊账诊疗,已成为“德记号”药房的一大特色。

阮玲玉曾为代言人

康家老一辈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医药研究,现传有一本丸散膏丹制作秘籍。此书由“德记号”的老药工滕元高抄录,其中就包括康家人研制的“女界福”“止咳养肺丸”“海参丸”“女喜灵”“参茸戒烟露”等23种方剂。这些方剂疗效显著,颇有口碑,其中最具影响的方剂是“女界福”浸膏。

“女界福”是一种专治妇科病的中成药,1927年正式批量生产。“女界福”不仅在辽南一带备受欢迎,还行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远销日本及南洋各地,被《東北人物志》盛赞为“仅四年之间,驰名中外,声振华洋”。

细数家族历史,康长春说:“我一直很好奇,父亲曾经对我说过康德记药房的药曾经卖到了南洋,是谁做成了这件事?”在寻找资料时,康忠全的名字跃然纸上,他是康长春的叔爷爷,是他把“女界福”卖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其中的来龙去脉在《东北人物志》上清晰可见。原来康忠全开药房以前曾经是奉天省省长王永江的商务秘书,后来因为一场战争,康忠全辞去了秘书的工作,回到大连开起了药房,他利用以前的渠道,将妇科良药“女界福”推销到了南洋。“现在留存下来的图片资料中,就有一张是上海电影红星阮玲玉为‘女界福’做广告的海报,还上了当年的《泰东日报》。”

2009年,“德记号中医药文化”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五代传人康长春立志要把“德记号”发扬光大。他同老药工一起把“德记号”的秘方制作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他还积极带徒授艺,将中医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经常为社区居民义诊,配制调理胃肠、治疗腹泻的中成药免费发放……康长春所有的努力源于他很重视“德记号”的传承和发展:“我父亲和滕老相继故世,‘德记号’的未来交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中,万不敢忘记传延了160年的祖训,‘济世正德、康健民众’。”

猜你喜欢

济世康家金州
论金州龙舞习俗的文化内涵
金普湾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皮狐子的传说(外一篇)
抢亲
谢济世:屡次被诬告,虽九死不悔
“金州”的梦想与现实
独善与济世
独善与济世
独善与济世
迷你场地自行车赛道落户大连金州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