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六)传统医药:悬壶济世 杏林春暖

2019-09-10尹忠华

侨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杏林杏树医药

尹忠华

三国时期住在江西的名医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规定每看好一个小病,病人要给他栽活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给他栽活五棵杏树。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杏林。待杏林结果时,他又以果换粮,赈济穷人,于是被后人誉为“杏林春暖”。——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杏林春暖的医药佳话层出不穷,这就是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民间有需求、医药有发展。对这一关乎生老病死的重要民间技艺,各地多有存续,纷繁多元,但能列入非遗范畴内的传统中医却是优中选优。

在遼宁省十大类非遗项目中,传统医药类的项目数量是最少的,目前,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项,包括蒙医药(血衰症疗法)、海城苏氏正骨;省级代表性项目4项,包括满族医药(木鸡汤)、德记号中医药文化等,合在一起也就6项。

可这寥寥可数的6项,却是评选和推荐难度最高、最为谨慎的。究其原因,一是非遗推崇的是传统中医,拒绝西医和机器化检验检查的申报,而这些却是目前医药文化中的绝大多数,传统中医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硬性指标,必须有医药准字号,尤其是涉及到药,那可是要被吃进身体里涉及到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所以如果不具备此条件,万万进入不了非遗的视野。

而进入非遗框架内的传统医药类非遗,对他们的保护和传承,决不能“养在深闺无人识”,应当发挥其在文化建设和医学发展上的影响力。如积极推进宣教工作,提高保护工作认知度、关注度,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各大报刊刊登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念、工作方式等内容的文章,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出版传统医药文化书籍,拍摄专题片、纪录片,召开文化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单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网站、展览、报刊、电台等各种媒体,以多种手段宣传、传播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传统医药文化精髓,促进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杏林杏树医药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以爱育爱,让童年精彩绽放
杏树
WELLNESS TODAY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一个人
藏医药三大学说
一棵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