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内河交通和谐执法

2019-09-10王金娥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河交通文明

王金娥

摘 要: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内河交通执法还存在滥用权力随意执法的不和谐。必须要强化内河交通和谐执法,让水上执法人员做到既规范管理又与民和谐。

关键词:内河;交通;文明;和谐执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价值标准。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执法来保障,但是在内河行政执法实践中还存在着滥用权力随意执法的不和谐现象。主要是重处罚轻教育,以罚代管,罚而不纠,看人情,处罚标准幅度随意性大。程序意识不高,证据意识不强,执法态度冷硬等淡化法律弱化相对人的行为,造成内河执法诸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内河水上执法必须树立和谐执法理念,构建长期和谐的执法环境。

一、用文明开启和谐执法

作为水上执法人员首先要坚持文明执法,这是和谐执法的基础。要在仪表、态度和彼此交流的语言上彰显着文明。

1、着装要整洁规范。我们说日常生活中着装整洁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而在执法中着装要整洁规范就是对执法相对人和法律的尊重。执法期间要穿制式服装,戴帽应当端正。制式服装配套穿着,不与便服混穿。并且配戴好相关的证件,这是开启和执法相对人彼此友好交流的第一步。

2、举止要得体大方。言谈举止往往显示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举止得体大方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作为执法人员站姿应当挺胸、收腹;坐姿保持上身端正,不仰卧、斜躺、翘腿、抖腿、席地而坐;走姿抬头、挺胸、收腹。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是一门艺术。们在执法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要根据情况灵活注意表达的技巧,区别对待不同的船员。这样自然容易获得行政相对人的尊重和认可。有利于进行和谐执法。

3、态度要不卑不亢。态度往往会影响执法的效果,作为执法人员态度要不温不火,不卑不亢。内河水上执法难,首先缺乏有强而有力强制措施,执法手段单一,强制力度不够,使一些有违法行为的船舶屡屡成功逃避了法律制裁,加之,一些地方海事机构对难解决的问题绕着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或促使了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形成,使“文明执法”受到了“野蛮”冲击。其次,船员素质普遍较低,心理不太健康。内河船员员受过高等教育少,长期在船上信息来源闭塞,素质较低。另外,工作角色的固定化,狭小的生活空间,相对枯燥的业余生活,以及航行途中船舶的摇晃振动、机械噪音、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了船员心理健康。针对目前内河水上行政执法难,我们执法本着秉公执法、以人为本,宽容大度,不卑不亢。

二、用策略达到和谐执法

处理问题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的解决问题,执法也是一样,发现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执法策略和谐解决问题。

内河执法相对人是船员,我把内河船员分为三种类型:

1、主动配合型。这种船员的表现是知道自己违规主动接受处罚,或者确定自己没有违规主动出示证件,对前者主动接受处罚的,态度较好,我们可以适当减轻低处罚。对后者确定自己没有违规主动出示证件的,我们可以进行肯定和表扬,因为有的船只各方都做得很好,我们不能故意刁难。

2、暗自抵触型。这种船员的表现:一是冷,不主动搭话,跟他说话不理,要求检查时,他找理由避开不配合。二是软,这类船舶一旦出现违法行为而被查处时,有的拉着你诉苦的、说什么行情不好,自己有很多的贷款等等。有的采取的是软调皮,嬉皮笑脸,不吵也不闹,指出他的违章或是违法行为时,他是既点头又哈腰,一连串的是是是,就是不接受处罚。对这种类型的船员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心比心,我们要有耐心,坚持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船员的叙述给予理解和安慰,决不能加以训斥,要尽量少说多听或让其说个够,待到他们说得口干舌燥时,也是发泄完毕时,此时可以在安慰和表示理解的。进行说服教育,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无理取闹型。一是单个船员采用暴力,抗拒执法。这情況一般是年青人居多,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法律观念不强,脾气暴躁,暴力倾向严重。他们针对地方海事机构现场检查人员少、执法手段不硬、强制力度不够等弱点,偶尔会公然暴力相抗。二是多个船民群体起哄,阻扰执法。这情况一般是是同一家族船舶,或是以地域为限的老乡船舶。在他们看来,法只治弱势而不治众,于是便依仗人多势众,群体起哄,共同抗法,其结果往往将矛盾激化,引起群众事件,对社会的危害很大,严重妨碍了和谐水运、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对这类船员我们要严肃处理,不能妥协,但又要注意方法。要找船主或船舶负责人进行交流,否则会引发事端;若遇到情绪激动的船主,应选择时机适时将他与其他人员隔开,让他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由陌生的执法人员进行处理,比如上报领导,或者转交给本组内的其他人处理。避免矛盾激化,产生不和谐的现象。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要讲究策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行政的宗旨,但针尖对麦芒,势必加剧对抗执法,此时就要学会避重就轻,迂回执法。

三、用约束保障和谐执法

和谐需要双方共同遵守原则,互相尊重。船员要按规行事,接受管理,执法人员也要依法办事,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1、实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单位要在显眼位置公示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当事人的权力、不服执法决定的申诉方式、申诉时效等,保证船员的知情权,以便船民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行政案件要把处罚的案由,法律依据、处罚结果进行公示,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这样船员就清楚了,少了份猜疑,心服口服,避免矛盾。同时也可以监督行政执法规范,遏制行政违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执法检查一线是执法人员与船员和谐的关键点,行政执法单位要经常规范执法,从而避免因执法人员执法不规范而引发不和谐的局面。检查时要对执法态度、执法程序等细节性问题重点监督,因为实际执法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在态度和程序上产生的。还可以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具体执法行为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执法问题要及时提醒,限期整改。

3、构筑自我约束防线。思想指导行动,要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严格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经常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强化守法意识,明确法律与权力的关系,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观念。从而敬畏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面对歪风邪气的侵袭也能自我约束,秉公执法,文明处事,为和谐执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执法。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既要规范管理又要和谐执法。面对执法问题执法人员既要通过沟通协商,又要通过依法处理来解决,做到执法主体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和谐执法,为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内河交通文明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旅游开发战略与福州城市内河治理
对不文明说“不”
内河水运之浙江模式
文明歌
浅析航道法在内河航道保护中的适用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