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小学数学文化实践策略探讨

2019-09-10周环刘锋王巧玲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探讨优化

周环 刘锋 王巧玲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下面笔者将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发数学课堂的文化属性”、“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对数学文化的特质”、“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挖掘数学教材,实现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四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展开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境;优化;小学数学文化;实践策略;探讨

引言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发展学科的教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

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挖掘数学课堂的文化属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教育资源,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发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情感,利用网络直观展示数学知识,艺术性地赋予知识情感。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部分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比如:“中秋节时吃的月饼为什么是圆的?”这样,就会让同学们思考起来。这时同学们都会恍然大悟,在此时还可以提出第二个、第三个与之相关的问题,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便会被调动起来,还开阔了眼界,他们也会认识到数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1]。如果数学课堂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并且因为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个体的本质力量也得到了体现,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显。

二、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对数学文化的特质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点,如果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的话,应该积极建立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联系,并在课堂是予以联想和扩展,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教学,也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每个科目不是完全独立的,也是存在交集的,这样也利于引导学生无偏科的好习惯,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字的同时,可以对每个数字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扩展,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认识。“1”可以联想到一心一意,天下第一等,每个数字都可以进行合理贴切的展开,鼓励学生进行不断的关联联想,让学生在娱乐的、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我让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华罗庚等数学大师成了学生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2]。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都是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将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为了渗透数学文化进入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实践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章时,可以在上课的前一天给学生留下一个小任务,让他们去了解古代计时的方法,与现在记录时间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如何将古代计时的方法转化到现在计时的方法……这样提问的方式,会让同学们对这一章感兴趣,还会激发他们自己去搜索资料查询的激情,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在这个过程中,还能讲数学文化的知识有效地渗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挖掘数学教材,实现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

渗透数学文化教学的课堂少之又少,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重视数学文化的积极作用,首先应依据教材的并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的、深入的挖掘入手,将教材的知识点中潜在的数学文化进行充分、合理的挖掘,并予以运用[4]。例如,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圆周率知识点,教材中提到了发现圆周率规律的祖冲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潜在知识点当中的数学文化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情并茂的描绘祖冲之当时是怎么努力和辛苦加上一点灵感的发现了圆周率的计算规律,以及祖冲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故事的讲解,引起学生对圆周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动性。

五、结语

总之,数学文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容易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

参考文献:

[1]魏伟标.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考试周刊,2014,(9):73-74.

[2]陈丽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J].未来英才,2017,(21):53.

[3]陈益步.浅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37):102.

[4]伏春玲.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教育学报.2011(06):105.

作者简介:

1.周环,性别:女,出生:1981.02,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单位:民权县北关镇北村小学,地址:北关镇东村

2.刘峰,性别:男,出生:1981.10,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单位:民权县北关镇北村小学,地址:北关镇步行后街

3.王巧玲,性別:女,出生:1969.08,学历:中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单位:民权县程庄镇李堂小学,地址:程庄镇李堂政府家属院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探讨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