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达雅”在《古文观止》(罗经国译)中的再现

2019-09-10谢含章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严复译文主语

谢含章

摘要:120年前,严复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至今日,再次研究品味“信达雅”翻译理论仍颇具意义。罗经国翻译的《古文观止》代表了当代学者对“信达雅”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基于该译本,浅谈“信达雅”翻译理论在古文英译中的再现。

关键词:信;达;雅;古文观止

0 引言

我国翻译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东晋年间释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他推崇逐字对译,表明他非常重视翻译的忠实性。到了唐朝,大佛经翻译家、我国高僧玄奘可以說是新译的集大成者,他强调译文“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译文不仅要忠实原文,还要反应原文本意,这表明从玄奘开始,我国翻译学家开始关注译文的可读性与流畅性。到了清代乾隆五年,魏象乾在《翻清说》一文开篇就提到“正”的要求——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其辞、顺其气、传其神[1],表明我国清代翻译家已不再停留于忠实与流畅,对译文的典雅、传神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些都为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后来提出“信达雅”翻译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898年,严复继承了前辈的翻译研究成果,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中首次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问世已有120周年,对当今翻译界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罗经国译的《古文观止》可以说是古文翻译中的精品。北大教授刘意青女士是罗经国早年的学生,她说道:“评论翻译成果,我们不免要参照严复很早就提出的关于翻译的三个原则:‘信、达、雅’。我以为,在‘信’的前提下,兼顾‘达’和‘雅’是一件难事。罗先生在 《古文观止》的翻译中恰恰在这两方面做得很出色。”[2]

因此,笔者认为在“信达雅”问世120周年,对该翻译理论进行精读与研究颇具意义。本文从《古文观止》英译本出发,浅谈“信达雅”翻译理论在古文英译中的再现。

1 当代学者眼中的信达雅

翻译家沈苏儒[3]在《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1998)中指出:“信达雅”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翻译理论。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人注重科学,因而其理论的提出往往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而中国人则往往依赖于经验,这使得理论抽象、单薄,缺乏支撑。如果想要使“信达雅”的研究实现进步,有所发展,则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有体系的理论与原则。当前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比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

赵秀明[4]《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可贵探索》(2000)中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如今的“信达雅”看作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主轴和灵魂,研究“信达雅”也就是研究中国的全部翻译理论。“信达雅”既是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概括,又是近现代翻译理论中所探讨的热点。如今的“信达雅”中,蕴含着我国从古到今的翻译思想与理念,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必须要贯通古今,不能过于局限。

季羡林在《季羡林谈翻译》(2007)中对“信达雅”翻译标准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个标准的三要素分别忠实于原作、读者与文学语言,体现作品、读者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5]。这三字标准“切中肯綮”、“要言不繁”,译者如果能在翻译中做到这三个字,就可以称作是“尽翻译之能事了”。

阎颐在《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2013)中认为:我们研究“信达雅”的现意,就是要在其原意开放的基础上,从描述翻译学和解构主义理论两个方面探讨其与现代译论的关系及其在现代译论中的地位和作用[6]。“信达雅”立足于传统,一直保持着开放与发展的趋势,需要在不断与现代翻译理论碰撞、交融之中,才能永葆活力,指导翻译实践。

黄忠廉在《达:严复翻译思想体系的灵魂—严复变译思想考之一》(2016)中提出自己对“信达雅”的理解,他认为达是信达雅的核心,达是轴心;而信也并非全部忠实于原文。他提出为达即为信、为雅即为达,将信达雅看作是一种取悦读者的翻译策略[7]。同时,他又引入“达旨述”的观念——认为“达旨术”是产生于“信达雅”下的变译策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就是“达旨术”的变异思想。

综上来看,季羡林和黄忠廉集中关注“信达雅”的学术理论研究。季羡林描述了“信达雅”与原文和读者的关系,同时将该翻译原则界定为评估翻译质量的标准;而黄忠廉主要研究了“信”、“达”、“雅”之间的内在关系。

沈苏儒以及赵秀明和阎颐主要研究了“信达雅”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他们认为当代学者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严复的翻译原则,“信达雅”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该翻译理论赋予新的含义。以刘军平在《后严复话语时代: 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拓新》(2015)中阐述翻译家叶君健对严复观点的认知[8]为例:叶君健认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主要集中于对社科类题材翻译的探讨。他说:“对于社科翻译,‘信、达’作为翻译标准足矣。但是文学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呢?”因此,叶君健继承了“信达雅”翻译原则,进一步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翻译艺术个性说”与“再创造阐释观”。

正如赵秀明所说:如今的“信达雅”中,蕴含着我国从古到今的翻译思想与理念,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必须要贯通古今,不能过于局限。而罗经国翻译的《古文观止》则是对“信达雅”翻译理论最好的继承与发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翻译佳作。在本文第三部分,笔者选取了《古文观止》中的四个例子,论述“信达雅”在古文英译中的运用。

2“信达雅”在古文英译中的再现

2.1 译文之信

我国古代散文大多行文简洁,用词古典,并常常含有各种隐喻、用典等修辞。而将这些文言文翻译成英文并非一件易事,加之要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但罗经国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逐字斟酌,对每一篇文章的翻译力求达到“信”,做到最直接地还原原文风貌,对含有用典修辞的句子在每篇文章后进行译文加注,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在此,笔者选取两个《古文观止》中的例子浅谈罗经国对“信”的处理。

例1:···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2]。

——范仲淹 《岳阳楼记》

译文 :The reason is that they were not thrown into ecstasies over their success, nor felt depressed over their failures. When they were in high positions at court, they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people. When they were in remote places, they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emperor. They worried when they got promoted or when they were sent into exile[2].

分析:原文基本上以四字贯穿全文,句式整洁,语言精简,寓意颇丰,一气呵成。其中多处使用了隐喻的修辞方法,如“物”、“己”、“庙堂”、“江湖”、“进”、“退”。“物”在此处指代“外物的好坏”,“己”指代“自己的得失”,“庙堂”指代“朝廷”,“江湖”指代“偏远的地方,引申为不在朝廷做官”,“进”指代“在朝廷做官”,而“退”与“进”相对,指代“不在朝廷做官”。罗经国在翻译中,首先用“be thrown into”一短语体现原文“沉迷于自己的成功无法自拔”的情感,不仅在形式上做到了“信”,在感情上也体现出忠实于原文。随后将“物”和“己”所包含的隐喻含义也紧贴原文地翻译出来。接着,对于“庙堂”、“江湖”的处理,若直接翻译成“temple”、“lake”可能让英语读者产生误解,搞不懂原文内部含义。罗经国在这里将“庙堂”译为“court”,将“江湖”译为“remote places”,使读者一目了然。最后,关于 “进” 和“退”的翻译,罗经国同样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got promoted”与“sent into exile”,再一次体现忠实原文。综上,罗经国对原文的巧妙处理都切实地表达了原义,有助于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例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

——王勃《滕王阁序》

译文 :Though the morning is gone, it was not too late to make up the loss in the evening. Meng Chang was noble and honest, but his devotion to the country is futile. Ruan Ji was unruly and untrammeled, but he burst out crying when in dire straits[2].

分析:原文涉及三个典故——“东隅与桑榆”以及“孟尝”与“阮籍”怀才不遇的经历。“东隅与桑榆”出自于《后汉书·冯异传》,其中“东隅”意为“早晨”,“桑榆”意为“黄昏”。此句深层含义即:尽管早年的时光已经流逝,但若珍惜时光,发奋图强,晚年也不晚。为了让英语读者更好理解原文,罗经国的译文中点出“make up the loss”,这样更忠实于原文内涵,即“及时补救过往的损失并不晚”。对于“孟尝”与“阮籍”的典故,罗经国在片尾进行了详细的译文加注。对“孟尝”的注释如下:Meng Chang was an upright official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ut he never got a high position. 对“阮籍”的注释则为:Ruan Ji was a scholar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He was angry with the rotten politics of his time and often went out in his carriage.When the road was blocked, he would cry and turn back[2].

2.2 译文之达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用词抽象且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语境择优选取,防止译文发生突兀的情况。此外,由于汉语是意合语言,大多以短句为主,且中间没有连词;而英语中则有相对固定的句式结构,是一种形合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原则,使译文逻辑通顺、行文流畅、显得更地道。在《古文观止》的译本中,罗经国打破原文结构,以“通达”为基础,最大限度地靠近西方人的表达方式。在此,笔者主要从主语与话题角度,选取《古文观止》中的一例作以说明。

例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2]。

——范仲淹《岳陽楼记》

译文 :On ascending the Tower at such a time, one will feel a spiritual uplift, caring for neither glory nor shame.With a cup of wine of gentle breeze,he will enjoy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n life[2].

分析:首先,我们来看此句的白话文是“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从白话文译文中,再次突出了中文是一种意和语言,四字成句,中间没有任何连词,重在将内容阐述清晰。再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范仲淹在整个句子中并没有体现主语,将主语省略,重在凸显话题。据国内学者统计,汉语句子并非像英语句子那样,只有50%是主谓结构,而有约50%的句子是“话题——说明”结构。石毓智在《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2001)中提到赵元任、李英哲等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汉语中只有话题,汉语的主语等同于话题[9]。因此,该句省略了主语。而再看罗经国的译文,将“登斯楼也”与后面句子的时间逻辑关系用“on…”结构表现出来,表示“一…就…”,凸显动作的同时性,即一登上塔,就感到心旷神怡,表现出英语是一种形和语言,用“on…”做时间状语,与后面句子承接。进一步,罗经国又把“则有心旷神怡”一句的翻译处理成了SVO的主谓宾结构,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加了施事主语one。而第二句话,罗经国也在分析了句子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译文的语序,用“with…”做伴随状语,其后仍以添加施事主语he的方式体现英文中主语的重要性。

综上,罗经国的翻译打破了原文结构,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通过挖掘原文的内在逻辑,使译文显得通俗易懂。

2.3 译文之雅

在“信达雅”中,雅位于最后的位置,“雅”意味着尔雅,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中文语言形式丰富,特别是在古文中,对仗、对偶、排比句比比皆是;同时,中国古代经典散文用词典雅,这就要求对古文进行英译时要注意语言的修饰,避免削弱了原文的效果及感染力。在此,笔者选取了《古文观止》中的一个例子,从选词角度浅谈罗经国对“雅”的处理。

例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

——刘禹锡 《陋室铭》

译文 :The green moss creeps onto the doorsteps.

The lush grass is reflected through the bamboo curtains[2].

分析:作为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淡薄名利的生活态度。整片文章质朴、洗练、清新,充满了哲思和情趣。在文学翻译中,想要传达译文的“美”,选词格外重要,这一点在例四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现。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但是虽然看似简单的室内外景物描写,却透露出一种诗意。罗经国选用“creep”和“reflect”两个词,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慎重的考虑,化动为静,展现了“苔”和“草”的动态之美,使其形象变得具体可感,传达出了《陋室铭》的艺术美。

3 结语

时至今日,“信达雅”翻译理论已流传多年,但“信达雅”翻译理论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不足。因此,我们应加大对“信达雅”继承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纽马克曾在《翻译教程》[10](2001:184)中提出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翻译理论不仅是展开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的基础,它还指导着翻译实践。笔者在“信达雅”提出120周年之际,写下此文,旨在号召更多学者不应忽略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同时,笔者希望通过对《古文观止》译本的分析,能使更多西方人体会到中国古代经典散文的美学价值,让更多学者关注翻译理论,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6.

[2]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赵秀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可贵探索——读沈苏儒近著《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02):72-75.

[5]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4-21.

[6]阎颐.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3):237-240.

[7]黄忠廉.达:严复翻译思想体系的灵魂——严复变译思想考之一[J].中国翻译,2016,37(01):34-39.

[8]劉军平.后严复话语时代: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拓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6):69-74.

[9]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语言研究,2001(02):82-91.

[10]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84.

猜你喜欢

严复译文主语
严复的遗嘱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弟子规
弟子规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掌握八大考点玩转非谓语动词(二)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弟子规
严复修改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