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分析

2019-09-10冷红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高校

冷红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部分教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敬业精神薄弱、过分追逐名利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塑造高校教师廉洁执教、以德修身的文化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有利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倡导自我教育等有效路径,以促进高校顺利实施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教师肩负着为民族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他们被誉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高校若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引导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自觉廉洁执教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决定着高校的教学质量,还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严谨的执教精神和包容负责的教学态度,这事关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起教师的重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师德师风建设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的情感道德和行事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和成人,决定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古语有云“育人者必先律己”。不仅要担当专业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精神道德的引导者和感染者,在道德情操和情感态度上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在点燃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不仅完成教书的任务,还要完成育人的使命,培养出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知识渊博的高素质人才。

2.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教育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持续扩招,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其一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尤其突出,国家规定普通高校师生比例应为14:1,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未能达到这个标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高学历人才在毕业之后希望在高校就职。众所周知,办学质量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此,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建设的基础性项目,将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

3.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民族素质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则取决于人才的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则是由全国各高校培养和输送的。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教师认识到自身使命的崇高性和严肃性,自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持久的。特别是高校教师,教学的对象都是刚成年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在发展完善,最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和感染,因此,高校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努力做好学生的榜样和学习楷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若要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育取得持续胜利,就必须有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改进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有了更高需求,提高教育质量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2.营造有利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教师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重师德、讲师风的教学氛围。利用舆论弘扬正气,树立文明新风,坚决抵制各种歪风。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明确提出实施办法、建设目标、考核制度、保障措施、评价机制,并设置专门机构监督实施,充分发挥其约束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4.关注教师生活,实现教师职业价值

物质生活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的道德规范,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增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单靠呼吁和倡导,必须与教师的实际生活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内化为情感需求。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切实解决教师关心的突出问题,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让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活动,更加专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

5.倡导自我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安排关于师德师风的讲座,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推动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科技扶贫项目、假期到贫困地区任教、到发达地区考查学习等,让教师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增强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到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待,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经常进行自省、自励和自警,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做一个受社会大众认可和喜爱的教师。

6.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觉悟

调查显示在我国高校内,有部分教师对邓小平理论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虽然承认,但未能在内心中转化成信仰。甚至部分党员教师,由于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党内教育,在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引导高校教师认识到,选择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就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将教育事业的兴旺发展视为自己人身价值的重要部分,自觉提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加强自身建设。

总之,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每个教师持续努力,坚持廉洁执教、以德修身,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也应当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加以坚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为教师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教学上的困难,完善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怀着对社会、学生、科学负责的态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情操,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自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有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2]卢捷.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2008.

基金项目:

2017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编号:17MS14。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高校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