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罗会杰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罗会杰

摘 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意义非凡,既扩展教育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了高中数学学科的优化进程。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引言

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抽象,而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整合,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规律和本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基本内容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让信息技术服务数学教学,进而丰富数学的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教学展现新颖的教学手段。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有效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遵循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信息技术成为师生情感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但是高中数学知识容量丰富,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这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等为一体,将其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而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教育信息化乃大势所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其强大的信息交互功能,将大大缩短知识传授与反馈过程,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再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作电子课件,优化教学过程,能够加大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还不能够完全地掌握其应用技巧,因此,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掌握和操作水平不能够完全达到可以熟练教学的程度,而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教学难度增加,其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和讨论时会感到更加困难。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会减少教师备课的时间、会降低教师备课的效率,而且网络技术发展的迅速使一些教师贪图简便就随便从网上下载课件,导致课堂内容不够精简,无法体现重难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于数学这门重难点知识较多、对知识点精确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来说,教师不能仅选择简单的课件进行教学,会严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而且也会对教学效率有所影响。

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3.1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其教学难度较大。而在高中数学具体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是几种形式的组合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单,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进行“几何体与球切、接的问题”这一专题教学时,由于学生难以把握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教师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Flash动画动态地展示几何体与球切、接的过程和最终的旋转模型,其间可通过重复演示、局部放大等功能进行图像处理,这样直观化地呈现能够避免空间思维的限制,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出几何体与球的关系,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

3.2丰富教学资源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学习仅停留在教材中是远远不够的。借助信息技术适当拓展,可以使学生学到新的东西,让其视野变得开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得到更全面的答案。教师要将教学资源的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学生可以接受,具备良好教育意义,不断提升学习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课内外知识,发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当然课外拓展并不是越多越好,否则会增加学生压力,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从而优化学生自身知识结构。

3.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实验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逐渐从“听”转变为“做”,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开展探究式學习。例如,我在讲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会随机叫学生到讲台上借助几何画板对直线进行移动,从而变换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肉眼可见直线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直观感受到直线与直线在空间中不同的位置关系,进而自主总结规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模仿学习转变为主动、灵活的探究学习,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软件精准地绘出指数、对数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认真感受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与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函数相关的知识点。

结束语

所谓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其本质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使信息技术的准确性、便利性、信息处理功能等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合适、恰当的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数学理论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抑或是教师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成英.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6):83-84.

[2]孙自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16+118.

[3]王小儒.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38-13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