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9-09-10胡鹤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

胡鹤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实现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的策略

引言

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学效率而言,是督促教师利用有效资源完成重难点突破的关键途径。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涉及的内容繁杂多样,只有提升教学有效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除了应该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与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终身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载体。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在整体教学时间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从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阅读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模式相对僵化,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词汇积累量的要求,忽视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及整体性把握。

从教学内容上看,小学语文课本的更新速度较慢,这使得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与语文教学和语文文化是脱节的。多数语文课文中强化了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并将一些考试中常见的句型融入到课程当中。这样的授课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环境,整体实用性价值偏低,已经无法适用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效率整体偏低。

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关系。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将语文阅读课文教学视作一种常规性教学任务,在课程设计环节没有给予其充分的重视,这使得阅读教学的目标性、针对性趣味性严重不足。

2主问题设计在小学阅读中尊崇的理论依据

教学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拓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增加他们对美学的认识”。阅读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找寻到文章中的主问题,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引起他们钻研文本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应采取问题驱动教育模式,增加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论,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主动发现文章中存在的知识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力,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增加阅读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学、问学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的策略

3.1制定一个科学正确的阅读目标

一个科学正确的阅读目标将会让阅读过程开展得更加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教授《草》这篇古诗时,学生背诵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是否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呢?教师如果能在学生阅读之前,大致介绍一下白居易在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以及时代背景,并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首古诗阐述的人生意义,那么学生会带着目的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也会积极地思考,进而达到更深的阅读深度。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去阅读,不然会让学生丧失阅读的乐趣,这种程度的把握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摸索。

3.2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获取阅读内容,并从文章重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由于阅读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文章核心的内容,阅读技巧的培养也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并养成正确的知识积累方式。

3.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面对同一篇文章,有的人读得既快又准确,而有的人却存在很大的阅读障碍,因此,前面说的方法再好,也离不开定时的阅读训练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对阅读得心应手时,才是真正掌握了阅读这一技能。另外,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通过阅读学到的知识,才是达到了阅读的真正意义,因此,很多人都只是一种表面的浅层次阅读,而没有真正地内化自己的阅读内容,仍需要通过长时期的训练来提高阅读能力。

3.4注重增强专业素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改变自身行为及观念,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相对崇高,而教师也要明确自身为人师表的职责。处于信息时代下,知识、技术更新迅速,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一方面要具备扎实过硬的学科知识,一方面要积极学习现代化技术,提升自设专业修养,明确小学教育的特点及要求,注重学习有关小学教育的心理教育知识,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塑造,细致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端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并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专注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深入、钻研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体验予以高度关注。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然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此举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郑加焱.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的开展[J].教学與管理,2019(20):29-30.

[2]仇恒东.巧用绘本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134.

[3]杨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绘本元素的结合[J].中华少年,2019(16):91.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