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花样跳绳社团活动走向课程化的策略初探
2019-09-10陈雪飞
陈雪飞
摘 要:花样跳绳是由传统跳绳发展而来又融合众多现代元素,是一项集健身、娱乐、趣味、观赏和竞技于一身的新兴运动项目。目前该项目主要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活跃在校园中。本文以小学花样跳绳社团活动走向课程化为研究对象,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学情以及花样跳绳动作内容,初步探索,提出:1.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2.选择符合学情的课程内容;3.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4.建立学习评价体系四点策略,帮助花样跳绳社团活动走向课程化。
关键词:小学;花样跳绳;课程;策略
花样跳绳是由传统跳绳运动发展而来的一种休闲运动形式,其具有简单易行、花样繁多、休闲性以及观赏性强等优势。在笔者学校,花样跳绳作为校园特色活动已有3-4年时间,它的主要展现形式为社团活动。社团课程化是当前校本课程改革的热点,而随着花样跳绳的普及和推广,笔者也有意将这一社团活动走向课程化,为此做出探讨及研究策略。
1 背景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依据学校自身性质、特点及条件开发利用的校本课程成为改革的热门,跳绳项目在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花样跳绳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学生要求的起点低,花样多,難度可大可小,学生易上手,学习兴趣高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在校园中具有极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
1.2 课程构建
在课程构建上,由班级花样跳绳课、社团花样跳绳课以及校花样跳绳队训练课构成。每一学年第一学期,安排冬锻跳绳比赛以及花样跳绳规定套路比赛,比赛内容与课程内容相挂钩。
(1)班级花样跳绳课。安排每个年级段每周一次的花样跳绳课,同一年级段由同一个老师负责,同时特地安排体育馆作为花样跳绳课的专用场地。(2)花样跳绳社团课。每周三下午两节课的社团课,由专业的跳绳教师负责,帮助社团学生学习更多的花样跳绳动作。(3)校花样跳绳对训练课。每周的训练两课时,学习和创编花样跳绳表演内容,负责我校花样跳绳比赛和表演任务,宣传和推广花样跳绳项目。
2 小学花样跳绳社团活动课程化策略初探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
以“绳彩飞扬,多彩童年”为总目标,通过花样跳绳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花样跳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花样跳绳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花样跳绳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学段花样跳绳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各学段花样跳绳课程目标如下:
2.2 选择符合学情的课程内容
花样跳绳动作根据其技术特点和动作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1)个人绳花样(图一)。指一名跳绳者运用一根个人绳,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运用身体姿势的变化或人绳之间的配合,做出各种各样花样动作。(2)朋友跳(图二)。指两人以任何方式协同跳一根绳子,又叫做两人一绳花样跳。(3)车轮跳(图三)。它是一种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配合轮流进行跳绳的跳绳方法。(4)交互绳(图四)。两名摇绳者分别握住两根绳子的末端,两个绳子向相反方向依次打地,同时跳绳者在绳子中做出各种技巧,跳绳者和摇绳者可以相互转化的一种跳绳方法。(5)长绳类(图5)。是花样跳绳中所需绳具及人数最多的项目,是集体项目。经过前期收集资料与教学实践中,根据各类花样的不同种类,选择符合学生学情和学生能力的花样动作,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将不同的花样跳绳种类编排入不同年级的花样跳绳课中。其在各个年级段的内容安排如表2:
2.3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花样跳绳课程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帮助花样跳绳课程化的有效手段。我们摸索出适合花样跳绳的基础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讲解法、完整与分解法、徒手练习法、比赛法、自主创编法、游戏法。
水平一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弱,协调性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适合示范法和游戏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二年级的花样跳绳课上,学习开并跳时,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完整动作的动作方法,区别于平时的教师示范,能够观看一体机上本校学姐们拍摄的动作示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更大,更仔细,学习的会更认真。而在练习中,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适时进行一个跳绳游戏,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会课堂,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跳绳动作。
水平二学段则适合竞争合作模式的教学,教师采用比赛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学习长绳花样集体跳时,分组进行小组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练习氛围,收获意想不到的好成绩。例如在某次3年级的花样跳绳课上,男生组在练习过程中玩性大,多以玩闹的心态进行练习,但当老师提出要和女生对进行一分钟长绳数量PK时,他们瞬间紧张兴奋起来,排好队伍进行练习,甚至主动辅导跳的不熟练的同伴,以提高整组的速度。最终男生虽然断的次数多,但因动作速度快,次数多获胜,个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团队默契提升。
水平三学段首选自主合作探究式。更高难度的花样跳绳动作因为需要更多时间去反复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这时,采用自由合作创编法,让学生在已经学过的动作中,组合创编一套表演展示套路在班级或者学校各类活动上进行表演和比赛,可以刺激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主动练。例如规定好音乐和表演的时间后,给学生们1-2节课进行创编,再用1-2节课对他们的创编进行点评和改进,学生们的练习积极性增强很多,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也练得津津有味。展示和表演等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组织能力,对高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宜。
2.4 建立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查找原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花样跳绳课程中,倡导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花样跳绳课程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定量考核是在一分钟内对学生并脚跳进行计数。一分钟跳绳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必测项目,它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跳绳速度,又可以观察学生的跳绳姿势是否稳定,还可以了解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心肺耐力。定性考核是对学生本学期已学的花样跳绳动作进行考核,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听节奏完成动作。
3 成效初见
经过3-4年的探索,笔者学校现已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花样跳绳课程。有自主编写的教材《花样跳绳动作等级》,共有个人绳花样8级,车轮绳花样2级,朋友跳花样2级,交互绳花样2级,每一级有8个动作,动作有简到难。花样跳绳课程的开设同时为我校的校级花样跳绳队的梯队建设提供了保证。我校花样跳绳队面向2-4年级招收预备队员,目前共有35名队员,面向5-6年级招收精英队员,目前共有20名队员。同时她们代表我校参加的各类表演和比赛共计20余次,斩获各类奖状和荣誉。
总之,在小学阶段,花样跳绳社团活动课程化既必要又可行。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选择符合学情的课程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学习评价体系,使学生学的有目标,教师教的有方法,使花样跳绳课程丰满立体具有可操作性。而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能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也能够促进课程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治.实施社团课程化的探索.上海教 育.2004年8月.
[2] 董翠香.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01);79-81.
[3] 吕迎春.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社团活动课程探索[J]. 浙 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1124.
[4] 刘德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运动空间——学校体育学科校本课程“跳绳”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8):156-157.
[5] 乔彩玲.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 开发与实践 [J]. 求知导刊,2016(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