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2019-09-10郑子文赵月涓郝欣欣石昕鹭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郑子文 赵月涓 郝欣欣 石昕鹭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规划的重要性,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原因;现状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是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制定目标并完成目标的一个过程。职业规划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认识,对生活有更好的规划,也是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只有较好的职业规划,才能做到明晰大学生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因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并将从家庭,学校,个人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进行分析。

1 家庭因素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的基础,教育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关键性因素。这其中包括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未来道路充满了迷茫和期待的大学生来说,家庭当中已具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和稳定的职业观念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意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都产生着极其深刻而有力的影响。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分析及线下多次采访,笔者了解到:由于深受到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以及“包分配”、“铁饭碗”等我国上世纪流行的社会就业观念、就业方式的影响,当下的家长大多支持孩子去从事比较稳定的工作,特别倾向于孩子能够去大城市进福利高且稳定的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工作,而对于孩子去小城市工作、进私企工作或进行自主创业的支持程度则相对较低。然而从社会现实来看,发展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如北上广地区,无法满足当下的数百万人的就业现实,与此同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处于人才急缺的尴尬境况。

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要充分扭转家庭教育的思想,使其为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家庭教育的改善主要分为三方面: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对社会就业现状的认识;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就业观念,不被家长所谓“铁饭碗”的思想所限制;并同时搭建职业生涯规划的交流平台,鼓励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企业进行多方交流,促使家长打破固有的就业理念。

2 学校因素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数据,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同学的职业规划的知识与信息来源主要是学校的就业规划类课程,与相关的活动类社团。

从学校的做法来看,目前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大部分学生仍有没有进行相关课程学习,获取不到相关信息的现象,经过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学校的在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相关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职业规划类型的社团仅靠学生的运营很难为在校学生提供较多的经验与帮助,能够得到老师支持的开展较高级别活动的社团属于少数,因此,虽然有很多职业规划类社团,但是活跃度不够,能为学生提供的帮助有限,而且社团通常与校外机构联合,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具有欺骗性;第二,课程缺乏针对性,学校所提供的课程通常是公共选修课,课程容量大多都达到了100到200人,课堂讲授为了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特点,教师只能泛泛而讲,造成了内容的空洞性,学生无法对应自己的情况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的分析;第三,学校师资力量的匮乏,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每节课的容量都会较高也从侧面反映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校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摇篮,大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负有重要的培养责任。针对目前学校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通过针对性课堂教学、知识型讲座增进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第二,进一步发展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提供类似心理辅导式的专门指导教师,短时间内一对一进行辅导;第三,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一方面对于校外机构借助学生社团非法宣传不实信息的情况进行惩治,另一方面,提供给社团一定的正规公司以及专家资源,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的发展。

3 个人因素

3.1 意识有余,行动不足

经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大学生并非全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这些数据表明,当今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却只停留在了意识的层面,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力,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工作仅做过一点规划,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未来和短期的工作计划,这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行动力不足,很少学生会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这也就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大打折扣,从而无法为學生的未来给予帮助与指引。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表面。为此,学校可适当布置职业生涯作业、任务,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分比例。同时,大学生应自觉提高意志力、行动力、执行力,克服懒惰、散漫的缺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详细的规划。

3.2 自我定位模糊,个人认识不足

笔者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发现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因素还有大学生对自身认识模糊、不足。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也不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个职业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导致大学生无法正确地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认识的偏高或偏低都会形成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同样会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将学生引向偏离的方向。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第一,可以向大学生提供多种自我认知完善渠道,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等相关职业性格测试,这些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第二,可以组建学生互评小组、师生互评小组等,使学生通过周围人对自己评价进行总结来进一步提高自我认识。第三,鼓励学生写反思日记等,养成反思自我的习惯,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

4 总结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上,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知道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优势,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且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也应该得到家庭、学校的重视,家庭和学校作为外部因素应该做到全力的支持,鼓励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择业价值观,做好职业规划,把握好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计划好长远的大目标,同时鼓励大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想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职业要求什么,通过这样来达成大学生职业规划,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62-63.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