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2019-09-10张萌萌李雪纯
张萌萌 李雪纯
摘要:通过实现家庭生活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统一、和谐,家庭教育可以具有加强的渗透性以及连续性。家庭教育所带来的作用远远大于任何教育机关,拥有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杰出人才的成功大多来自于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幼儿由于受到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最终会引发难以挽回的后果。幼儿能否得到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好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成长
1家庭教育的概念
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教育为其教育奠定一个牢固的根基,可以保障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培育全方面发展、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家庭教育的基础在于人格教育以及道德品质,在培养幼儿人格素质以及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可以较快地理解父母的言行举止。最后,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父母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成长的意义
2.1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态会受到一个家庭状态的影响,父母若是以武力解决所有的事情,幼儿就会在幼儿园以武力来解决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模仿的对象大多是父母平时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家长若是讲求民主、经常征询孩子的意见,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尊重他人,时刻注意到他人的感受,懂得与他人分享,道德行为方式会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2.2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幼儿努力做某一件事而失败的时候,家长通过鼓励孩子改变方式方法,劝导孩子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取得成功。对于孩子正确的地方,家长及时作出肯定和表扬,远远胜过单纯的说教。家长应注意给予适度适时的鼓励和表扬,避免幼儿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最后,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家长带着恒心以及耐心,循序渐进地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地指导、纠正幼儿的不良学习习惯,关注子女的学习习惯。
3加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3.1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幼儿要想实现健康成长,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将家长作为实现设定目标的工具或是私有财产,将孩子当作有尊严以及独立人格的人,给予幼儿高度的尊重以及关爱。幼儿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模仿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家长给予幼儿适度的关爱,可以规正幼儿品格形成的成长轨迹。
3.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从而打造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以及和睦和谐的家庭气氛,幼儿也会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及安全感。部分家长在现实生活中,仅仅局限与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不考虑对孩子的实际影响,缺乏充足的教育意识,不与孩子进行互动以及心灵沟通。此外,部分家庭气氛十分紧张,父母动不动吵架。许多家长认为,命令孩子、教训孩子就等于教育。家长的教育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段,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对孩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家庭教育必须做到善始善终
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这也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会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目标以及思想都会发生不断地变化、缺乏稳定性。除了科学的教子思想之外。家长必须培育一个坚定的教育意志,自觉克服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困难。家长应该做到爱之有道、实现严格要求与孩子的爱的高度融合。通过良好的行动以及情绪,家长可以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结语
幼儿会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方式以及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若是幼儿长期沉浸在不良情绪当中,会导致出现不少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加强幼儿家庭教育的对策,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切实发挥自身的影响,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月琴.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寧夏教育,2016,(12):38.
[2] 张婷婷.探究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J].中华少年,2016,(07):64.
[3] 李霞,白亚兰,李兰.浅谈管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452-453.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