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2019-09-10文崇兴

新纪实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数学

文崇兴

从教七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到老成练达的“老教师”,教学路上可谓是喜忧参半,笑中带泪,一树百获,稇载而归。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新课标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力求把高效课堂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让自己快乐成长。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对此,我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构建数学素质教育模型

新课标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记得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只会根据教案照本宣读,上完课就等于完成任务。时间久了,发现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自己教得索然无味。通过向前辈学、与同辈谈,从实际出发,我发现数学课不能只把知识讲完就算完。应该要根据新课标,紧紧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展开。记得在执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课时,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朋友每次看到硬币都捡起来,别人问他为什么,小朋友回答“因为硬币上面有国徽”。进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了解到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爱护人民币的情感体验。数学,在数形之间也蕴藏着深刻的情感。每一节课都可以变成“有温度”的数学课。

二、注重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追溯历史,数学最开始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观察和经验所得。发展到现代,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数学不仅存在于数学学科的内部,也更真切地存在于生活实际中、在实际教学中,“生活中的数学”往往被我们忽略。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理解并且利用数学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首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巧设问题情境。例如,买东西的价格问题、上学距离的路程问题、搭配问题等等。上课前,我习惯问问学生:今天你发现了数学小问号藏在哪里?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处处皆数学,才有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其次,让数学回归生活、应用生活。数学很有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教育。学了新知识,我会尽量带孩子去实践一遍,经常布置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完“比和比例”,让学生估算从教学楼到操场的距离,有的学生说用步数计算,有的说找卷尺量。通过观察学校的地图比例尺,很快几计算出来了。最后,多创造一点乐趣。书本上的“数学广角”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板块,一定要利用好。除此之外,可以分享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数学,例如动物中的数学天才、缪勒莱耶错觉、数独知识等等;可以分享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分享学生自己的数学故事。

三、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这要求我们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本质上是教育的平等,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进行私人订制。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特点进行私人订制学习目标,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其次,作业设计差异化,提高学习质量。在作业数量、难度、时间上下功夫,带入修炼武功秘籍的模式,不断升级打怪。既要注重作业的情景化、生活化、还要注重在解决问题中锻炼成长。三是,建立差异性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被“唯分数论”“唯高分论”的思想控制。忽略了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点,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这样更有利于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评价不能只重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才算是完整的一节课。还要注重师生间的双向评价,这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体现。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的许多问题,有个再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质教育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也谈素质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