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9-09-10耿晓艳

新纪实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健康学生

耿晓艳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关心学生基础上,渗透心理品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课;学生;心理健康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可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现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是一名基层的体育教师,据我的观察和总结,得出小学生存在以下心理障碍:

1.对文化学习或体育等方面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怀有不满,缺乏合作精神。

2.恐惧,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怕竞争。

3.自卑或身体素质差或家庭社会地位低,对学习前途丧失信心。

4.心理承受能力低,经不住挫折和失败的刺激。

5.对学习缺乏兴趣,心理负担重。

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容易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疏导,如果教师采取强硬措施,情况虽然能得到改善,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以后的活动中会心存芥蒂。教师要尽量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如让他们冷静思考法、间隔沟通法、转移自慰法,合作讨论法等,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在体育课上多安排他们做一些合作性的项目,并要求他们自己找自己的伙伴。老师可根据需要,及时地调整他们的小集团。

现代家庭都把孩子捧在手里,使得这些孩子成了“温室的花朵”,一旦遇到一丁点的挫折或失败,就会像含羞草被碰一下一样把自己包起来。在我所带的实验班里就有这样的一个他叫王一水的孩子。其实大家都清楚大多数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特别喜欢上体育课。在课堂上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纯真的笑容,作为教师的我真有说不出的喜悦。但是通过几周下来,我观察到这个叫王一水的孩子总是一个人躲在一边,不与其他的同学一起玩。但是我从他的眼神看出,他很羡慕其他的孩子们。我向他的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班主任说他平常在教室里也不和其他人交流,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他回答,他也不说。我又默默地观察他两周,发现他老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有时实在躲不过去就硬着头皮去应付一下,趁老师不注意就又默默地退至一边,只用他那双大眼睛注视别的学生。我利用课间找到他,想和他谈一下,可是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不开口。在他身上我实在也找不到突破口。就在我就要放弃的时候我想到了家访。通过这次家访我终于弄清他的症节所在。原来他的父母离婚了,可是谁也不要他。他只有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能是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实在太大,从那时起他就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后来医生检查说他得了轻微的自闭症。爷爷奶奶无法拿出那庞大的医药费,只有任其发展了。走出他的家门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孩子走出这个深渊。在以后的体育课上我对这个孩子对一份特别的关爱。在课中我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游戏,把一些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特别是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记得我第一次组织的是一个踩影子的游戏,我把方法和规则简单地讲了一下,别的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找小伙伴们一起玩去了,而他只是做一个旁观者。我在巡视时故意走到他跟前,他便低下头不看我,我在他面前蹲了下来,问:“你怎么不玩呀?是不是没有伴呀?这样吧,我也没有伴,我们俩配合一下怎么样?”我看出他的眼中有一丝慌乱但也有喜悦,但他还是往后退了一步。我知道他很忧虑,自己也确定能不能和我一起玩,我便往前走了一步拉起他的小手说:“老师真的很希望能和你一起玩,你不愿意吗?”听了我的话他怯怯地点了点头。刚开始他还是小心翼翼的,我不断地鼓励他,终于他逐渐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的心情比他还高兴。在以后的每一节体育课我都会默默地关注他,主动找他结对子一起做游戏。渐渐地我发现他能主动地和我一起活动了。但还是不大喜欢和同学一起玩,于是我悄悄地对其他同学说,让他们主动地去找他合作,一起做游戏。慢慢地他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一步一步地走出了那个阴影。即使在课间的时候也能看到他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很融洽地玩了。

克服自閉心理,首先要做好人际交往。体育活动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体育活动特别是小学阶段特别活注重合作的项目。如各种游戏,球类等等。学生有了某项运动的兴趣,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的和了解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关心学生基础上,渗透心理品质教学,不仅是体育课程教材需要重视的,更需要体育教师从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哲学高度认识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占日生.体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6):156-157.

[2]刘晓蕊.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5(6):19-19.

猜你喜欢

体育课心理健康学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赶不走的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讨厌的理由
学生写话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