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创新意识

2019-09-10杨启仙

新纪实 2019年9期
关键词:营造机会教师应

杨启仙

《新課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一、提供学习目标,营造创新氛围

目标导向就是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学生才敢于创新。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 时,课始,教师提示课题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2.学习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3.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根据目标主动探究新知,在解决圆面积怎样计算时,学生就想到用课前剪开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接着让学生操作思考:1.由圆拼成了什么图形?2.拼好后发现什么?通过剪拼,观察发现,由圆拼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还发现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索,边操作边观察,思考、讨论,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旧引新,发现规律,获得了新知,由此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进而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愉悦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营造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

创造力的培养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没有时间思考问题,求新求异的灵感就不会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留有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机会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例题13-9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分组讨论算出得数。1.摆小棒,先摆13根,再一根一根地减9根,得出13-9=4;2.把13分成10和3,10-9=1,1+3=4;3.把9分成3和6,13-3=10,10-6=4;4.9+(  )=13,因为9+4=13,所以13-9=4。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每一种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优化计算方法,把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既给学生营造了全员参与的机会,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脑想一想,多动手做一做,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让急于发表不同看法的性格外向的胆大的学生和只在心中做事的性格内向的胆小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甚至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好的课堂环境是靠教师认真营造和设计出来的,教师一个小小的鼓励与安慰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留给探索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无法代替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在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与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善待不同学生不同的看法,只要学生敢于去想,才会创新,才会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猜你喜欢

营造机会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美丽可持续
没机会下手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成长的机会
洗水soft fabric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