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019-09-10徐亨杰刘晓娟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学科德育

徐亨杰 刘晓娟

摘 要:笔者在本次论文当中对目前的高中德育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创新性的探究和分析,建议首先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德育渗透,其次在创新精神的培育中进行德育。这才能让每一名高中生都获得更好的德育机会,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德育;学科;创新

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各级教师开始逐渐关注了德育教育的问题,对于每一名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未来是走入社会,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仅仅拥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使得他们培育其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够在爱国主义情感的驱使之下,遵守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职尽责,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当前也需要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段对其进行优化和提升。

一、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节当中,各学科之间的教材知识都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而这些教材知识大多取自于生活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可以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托,而如果单纯地开展德育教育的话,会使得学生感觉到德育活动室脱离他们实际生活的,高高在上的,是不会运用到实践当中的,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的刻板印象,在当前的高中学科教学环节当中,就可以采取渗透策略进行德育。

以数学学科为例,高中数学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定理、概念和公式,这都是古人学者在长期以来所总结出的智慧结晶,以此为根本进行德育教学科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例如学习两点间连线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规则感”着手,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规则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是客观真理的直观反应,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具有“规则感”,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内心道德。正如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很多题目都需要首先设置一个规则,如A不等于0,没有这个规则,那么后期的解答也就无从谈起;

同样的德育渗透教学活动也可被应用于生物学科当中,在动物的受精这章节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动物受精的纪录影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精子之间的竞争,数以亿万计的精子你追我赶,疯狂的涌向了卵细胞,而其中只有几个精子可以成功地在卵子上安营扎寨,这几个精子就是最为强壮、智慧和迅速的。诚如我们每一个人的胚胎发展,也是在数以亿万计的精子中选取出来的最为强壮、智慧和迅速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已经是被检验和挑选过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结合生物学科进行德育渗透,令每名学生都活动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价值观。

二、在创新精神的培育中进行德育

在德育的各项要求当中,可以发现,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这也是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之一,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当中,不能够通过应试教育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需要从种种环节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性素养,这不仅需要从学校的外部环境着手转变,还需要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理念方面进行转变。首先,教师需要树立这方面的意识,在进行高中生的德育培养的时候,需要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使得学生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进行直接的转换,其次,教师也需要通过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带动,举例来说,在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不能够总是一板一眼和照本宣科,而是需要用创新性的思路来进行德育,并让学生看到这种创新的变化,从而自觉地进行改变。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案例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学,令学生在安利的体验当中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获得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方苹果的故事为例进行说明的话,教师可以通过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的态度进行展示,建议通过漫画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极大地引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当看到一个学生所画的方苹果的时候,美国教師和中国教师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美国教师将学生请到讲台上来诉说自己的创作思想,而同时也为这名学生颁发了最具创意奖章。同样的场景转移到中国教室当中,却发现中国的高中教师是大发雷霆,对于学生这种突破常理的绘画作品采取了完全式的批评态度,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都被打压了下去。结婚中西方教师在同一幅作品面前的不同态度,让学者了解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了解到尊重,创意和创新的关键价值所在,能从情感上接受学生的创新,将这种梦想根植于每一名学生的脑海当中,在经过科学的培育手段,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德育教育环节当中,死板和僵硬是主要特点。教师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而这不仅意味着学生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机会,同样也意味着未来社会的人才将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和德育修养。

参考文献

[1]汤加付.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20.

[2]毛玉容. 试论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C].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0.

猜你喜欢

高中学科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