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9-09-10屈晓萍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屈晓萍

摘 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学校应对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对教学内容加以升华,并且把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始终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从而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提升途径

引言

目前,虽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欠缺,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紧抓核心素养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高中數学核心素养理念阐述

高中数学包括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和或然与必然七大思想。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期间,要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抓住数学本质,提高学习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中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教学目的之一,意在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并从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而养成良好数学品质和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直接地为学生呈现出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随心调动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来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策略

3.1随堂小练测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一堂课快要接近尾声时,随堂小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为此,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开展随堂练习,旨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如在高中数学“三视图”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几何体三视图的认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学习态度,我便在讲述完基础知识后开展随堂小练测试。如为学生出示几个几何体,让学生画出其三视图,并随机抽选几人谈谈自身的方法。如有的学生这样说“在画三视图过程中,能看到的轮廓线与棱,我便用实线画出,被挡住的轮廓线与棱,我便用虚线画出,这种几何体的三视图便一个一个画出。”最后我再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身感受,如收获了哪些知识与自身不足之处等。如有的学生这样说:“通过学习,我能够画出一些简单的空间图形,如正方体、圆锥、球等。”还有的学生这样说:“我也能画出一些简单的空间图形,但再复杂的话,我便需要细细琢磨,想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由此,不仅测试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顺势完成了课堂总结,继而实现一举多赢的教学效果。

3.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授课本知识同样重要,有了学习兴趣,不仅教师教学效率会有很大提高,而且学生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中应该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人类对于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比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快很多,掌握的情况也要好很多,作为少年的学生更是如此,高中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成年人要差很多。所以,高中学生对于学习更是比较青睐于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讨厌和厌烦自己不感兴趣和不擅长的学科,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不感兴趣学科有时会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偏科的现象。高中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应多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集逻辑思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很多学生有时会理解不了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和一些难点,所以会对数学不感兴趣,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是不喜欢数学这一学科,不想学习数学。

3.3应用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数学思考方法,其能够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和简单化,进而提高学生解题速率,其过程分为模型准备、假设、建立、求解、分析、检验、应用和推广几个步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建模被重新提出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给学生如何建模并且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三得。

3.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是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立足学生现实生活,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实现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二项式系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国王、棋盘、麦子”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统计考试成绩、统计灯泡质量、统计身高体重等方式,让学生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展示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抽象思想,引导其探究数学本质;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巧用概念或定义教学,提高直观想象力;适时转变思想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友.论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4):51.

[2]陈凯姬.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再议[J].数学教学通讯,2019(03):33-34.

[3]王娜娜.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8(12):76.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