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幼儿园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

2019-09-10努尔阿米乃姆·阿卜拉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努尔阿米乃姆·阿卜拉

摘 要:幼儿生长发育离不开体育活动的支持,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将对幼儿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幼儿园应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合理地开展多样化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身体素质;培养策略

引言

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在幼儿进行实际活动时,安全问题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加强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因此,本文对幼儿体育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体育活动在安全中进行。

1当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严重

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进行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缺少趣味性过于死板。教师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而去安排体育活动,并没有从学生发展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导致幼儿对体育锻炼没有热情和兴趣。一些教师更为注重培养幼儿参加各种兴趣班,而体育课则被其他兴趣班所占用,体育课程的安排愈来愈少,这样的行为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2运动前后饮食问题

幼儿在体育运动中消耗身体能量,在运动后会出现饥饿感和口渴感,教师如果忽视饮食问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会出现过量饮食或者过快饮食的问题。另外,幼儿在体育运动中大量出汗,很容易出现口渴大量饮水的情况。但是在运动后过量饮水容易给幼儿肠胃造成负担,让胃液受到稀释,影响到幼儿自身的消化功能。快速喝水也容易加重幼儿心肺功能的负担,严重的话会造成幼儿出现心力衰竭、腹胀等问题。

1.3体育教学缺乏灵活性

体育课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幼儿完成指定动作指令,给幼儿制造了一种压抑的课堂环境。幼儿在完成指定动作指令的同时,自我的天性很难得到释放,容易失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只给幼儿部分玩具,让那个幼儿自娱自乐,用“玩具课”替代了体育课,不主动带着幼儿做体育运动,幼儿得不到应该的体育锻炼违背了体育课的真谛。

2幼儿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幼师与家长的重视程度

面对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首先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具体如下:一是提高幼师的重视度,幼师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育单位应积极强化对幼儿教育者的培训教育,使其树立坚定的思想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深刻而清楚地意识到体育活动对幼儿未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参与,这将需要家长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充分支持和配合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亲身参与到部分体育活动当中,与孩子一同玩耍、学习和成长。

2.2加强饮食管理

为了避免幼儿出现运动后的暴饮暴食,教师要加以控制和引导,首先教师要注意改变幼儿“多吃多喝才有体力运动”的认知。在幼儿运动后,教师要对幼儿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幼儿运动后,要给幼儿安排合理的饮食,幼儿经过大量运动,很容易出现饥饿感和口渴感。在进食和饮水时,容易出现用餐过快和过量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用餐的表现,关注幼儿在用餐时的情况,保证幼儿不会过多用餐。向运动后幼儿提供温开水,提供定量饮水。如教师自己拿着水杯,引导幼儿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快速过量饮水给幼儿肠胃带来负面影响。

2.3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结合

體育活动的开展通常以游戏方式为主,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动,满足幼儿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应避免成人化的单一训练,而是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结合进行专项练习。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其力量、速度、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对于中班幼儿,主要锻炼其灵敏度、反应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锻炼幼儿在投掷、平衡、攀爬等身体素质;对于大班幼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体育活动难度,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2.4灵活调整体育活动节奏

为了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增强幼儿的体育技能。教学不可平淡死板,应当依照实际课堂的学习情况,做灵活的调整,从而使幼儿时刻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课堂学习时刻充满求知欲。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当幼儿已经出现了疲惫感时,说明此时的体育活动不论在时间还是运动量上都已经足够。这时不管教学目标或活动效率是否达到预期,都应即刻停止幼儿体育活动。接着,教师可以调整节奏,通过分散式的活动练习或者替换式的观摩练习,让幼儿的身体可以得到休息。

2.5加强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体育教学应该将幼儿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选择所要举行的课堂活动时,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情况,深层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才能使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让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活跃的状态的同时也能得到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将幼儿作为体育锻炼的主体任务,不断的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进行构想并对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改变,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时候乐在其中。比如,玩滚圈,教师一开始可以不做示范,而是让幼儿自己玩耍,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创造新奇玩法,教师在适当的进行语言提示“用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手让圈转起来?”当幼儿试着用钩子、棍子等转动圈时,幼儿的增加自信心的同时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会有明显提升。

结束语

在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中,要想优化幼儿体育活动,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出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并根据幼儿的个性化成长特点,通过了解幼儿的喜好、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等,逐步提升幼儿的体育活动效果。这不仅对幼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淑艳.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知识文库,2019(19):95.

[2]田丰.提高幼儿体育游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0):184.

[3]孟庆光,王惠山.新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9):36-42.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