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滑桩在堆积体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2019-09-10朱新聪何志军

西部交通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抗滑桩治理措施稳定性

朱新聪 何志军

摘要:堆积体滑坡是滑坡的一种重要类型,沿下伏基岩面失稳是堆积体滑动破坏的主要模式之一。文章以受构造影响的某高速公路堆积体滑坡为依托,阐述了滑坡的地质条件、基本特征及滑坡成因,并通过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同时依据计算结果对两种治理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圆桩对滑坡进行处理。根据后期监测结果可知,滑坡变形未进一步发展。该滑坡的成功治理为堆积层滑坡治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抗滑桩;堆积体滑坡;治理措施;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U418.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j.cnki.wccst.2019.09.010

文章编号:1673-4874(2019)09-0032-04

0引言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的桩体,用以支挡滑坡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滑坡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治理效果好,可靠性高,在公路、铁路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广西自治区乐业至百色公路第TJ-10合同段ZK96+618-ZK96+735里程段的滑坡事故,阐述滑坡的地厨情况、基本特征、成因及治理措施。

1工程概况

滑坡区属丘陵地貌,右高左低,地面标高在590~700m,自然坡度约25°-35°地表植被以松树及灌木为主。原设计为三级边坡,最大高度33m。边坡坡率为1:1,采用生态防护。

开挖之后发生第一次滑动,之后的两个月内共发生四次大规模滑动,根据位移监测结果可知,雨季之后滑坡变形趋于稳定.滑坡体沿路线长约76m,沿滑动方向约120m,高49m,平均厚度约15m,滑坡周界约220m,面积约4576m,体积约5.5万m;后缘高程647m,距离后方山顶约180m,高差53m,前缘剪出口位于左幅路基,高程接近设计标高。见图1。

2 地质条件

2.1地层岩性

滑坡区交通条件较便利。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700mm,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发量为1406.9mm。

勘察区属中低山地貌,从地面依次向下主要地层及特征如下:

第四系(Q)粉质黏土(Qdl):棕黄色,硬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含少量砾石、碎石,含量≤5%.层厚7.0-11.0m。

碎石(Qdl):灰黄色,稍密,稍湿,碎石粒径20-100m,含量为50%-60%,砾、碎石多呈棱角状,粘粉粒充填。厚度为2-5m。

6-12碎块状强风化粉砂岩(T2):灰黄色、灰色,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裂隙发育,岩质较软,破碎,岩芯呈碎块状,个别呈短柱状。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属软岩,厚度为3-5m。

6-13中风化粉砂岩(T2):灰色、深灰色,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层理倾向20-26°、倾角22°-35°裂隙较发育-发育,据CBZK33孔的岩石试验成果可知,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9.0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属较坚硬岩。

2.2 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钻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滑坡区上部多为第四系坡积层,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粉砂岩,岩石风化裂隙有二组较发育,产状分别为360°∠78°、频数4-6条/m和250°∠66°、频数3-5条/m。裂隙面多有铁质渲染及泥质充填。

岩层产状20°-26°∠22°-35°,边坡走向207°,边坡坡向与岩层倾向夹角83°,层理与节理250°∠66°组成楔形体,组合交线倾向333°,倾角15.4°。倾向与滑坡滑动方向一致。见表1、图2。

滑坡区存在一条构造破碎带,构造带两侧岩层产状稍有变化,破碎带的存在导致岩土层孔隙比大,容易富水。破碎带宽5-10m,产状65°/75°。

经地质调查,场地附近的地表水主要为滑坡两侧沟谷的季节性汇水,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旱季水量较小。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土层内的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较丰富,勘察期间水位埋深4-10m。

3 滑坡特征及滑坡原因分析

本滑坡属于正在滑动的新生滑坡,其基本特征如下:

(1)后缘:滑坡共经历4次滑动,坡体内存在多处滑坡平台及滑坡台阶,台阶最大高度为3m,目前后缘裂缝宽度为50cm,高差为30Cm;

(2)两侧剪切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60cm,最大高差约260cm,位移为120Cm;

(3)前缘及坡体:滑坡体内部发育多条张拉裂缝,坡面已完全解体;

(4)根据滑动带综合勘察结果,确定滑带位置,如图3所示,平均深度为15m;

(5)滑动方向呈直线,由监测点的位移方向推测滑动方向为332°,与路线走向夹角为125°;

(6)滑坡体以坡积黏质黏土及碎石为主;

(7)通过滑坡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联合分析该滑坡病害发生原因,影响该滑坡变形发展并形成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坡脚组成楔形体,存在构造破碎带导致富水程度较高,覆盖层较厚且自稳性差是滑坡的内因,人工开挖形成临空面及连续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外因。

4滑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该边坡滑坡的变形破坏现状,结合边坡滑坡的发育特点与规律,分析认为该滑坡主体处于滑动阶段,滑面已完全贯通,进一步扰动,滑动范围将继续扩大。

强度参数根据反演分析并结合工程地质类比综合确定,最终确定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15),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值如表3所示:其中正常工况为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工况,非正常工况I为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況,非正常工况Ⅱ为处于地震等荷载作用状态下的工况。

该滑坡治理后稳定安全系数按照正常工况1.20、非正常工况1.10控制。由于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的要求,可不进行抗震验算.计算剩余下滑力如表4所示。

5治理方案

本滑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坡积层较厚,平均深度约15m,自稳能力差;(2)水是诱发本滑坡产生的重要原因,必须对坡体地下水进行疏排,以及将地表水拦截在滑坡坡體外;(3)滑动方向与路线走向夹角为125°,属于斜交.

5.1方案比选

共设计两个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圆桩

(1)在第一级边坡顶部做单排圆桩,桩长23m,桩间距4m,桩径2.5m,桩顶设置系梁,并设两道预应力锚索,锚固力为750kN。由于滑坡方向和路线是非垂直关系,圆桩采用均匀配筋。

(2)该位置剩余下滑力为1500kN,治理后正常工况稳定安全系数为1.243;非正常工况1稳定安全系数为1.13。

优点:开挖量及征地较小,对目前坡体扰动较小,可采用机械施工,施工过程风险较小。缺点:造价较高。见图4。

方案二:方桩

(1)在坡顶外侧垂直滑动方向做一排方桩,尺寸为2.5x 3m,桩长28-30m,桩间距5m,共9根,桩顶设置两道预应力锚索,锚固力为750kN。坡面范围内按照1:1.5放坡,拱形骨架植草防护。

(2)该位置最大剩余下滑力为2100kN,治理后正常工况稳定安全系数为1.22;非正常工况1稳定安全系数为1.11。

优点:抗滑桩数量较少,造价相对较低。缺点:需增加征地,人工开挖,施工过程风险较大。见图5。

5.2 方案推荐

综合考虑经济、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等方面,对上述两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后,将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共设置18根φ2.5m圆形抗滑桩。

5.3排水及监测措施

(1)地表排水:边坡坡顶及裂缝外侧5m位置分别设置一道截水沟,所有截水沟应与涵洞、山间冲沟或坡顶急流槽接顺;桩顶设置上挡式截水沟,各级平台截水沟需接顺;对坡顶外侧裂缝用黏土夯填封闭处理。

(2)地下水排水:在每级边坡坡脚设置仰斜式排水孔,排水孔间距为5m。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揭示地层及含水状态等实际情况调整孔位、孔数和孔深,以排水孔正常出水率达50%以上为宜,确保平孔排水工程效果。

(3)在边坡滑动方向布设深部位移监测断面1条,共3个点,平均孔深25m,监测周期为治理期一年,工后两年。

(4)在地表布设地表位移监测点,监测周期为治理期1年,工后2年。

6 结语

(1)目前该滑坡已经施工完毕,根据现场监测结果,边坡未发生继续位移及变形,实践证明,该滑坡治理是成功的。

(2)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及堆积层厚度大,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因,坡脚开挖及强降雨是滑坡发生的外因。破坏方式是堆积体沿土岩交界面发生的折线滑动破坏。

猜你喜欢

抗滑桩治理措施稳定性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抗滑桩运用的研究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
涵洞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