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T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探析

2019-09-10杨杰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建筑工程

摘 要:BT模式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建设和移交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管理方法,也是当地政府部门纳入社会资金的合理融资模式,民间资本参与到非营利性项目建设中,可以有效地缓解财政压力,建立建设项目的运营风险。但由于我国对这种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管理经验,在引进和落实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对BT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BT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模式探析

引言:

BT模式实际上就是英文建设(Build)与移交(Transfer)的共同体,也就是政府纳入非政府资金来共同建设一些非经营性的建筑项目,对社会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当前,BT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普遍推行的特许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全面反映了项目建设一体化的优势,也更能体现投资与收益回报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BT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BT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的BOT模式演变而来的新兴事物,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由专业的工程承包公司负责项目总承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以后再移交给业主,而业主只需要结算清楚投资支付费用就可以享有建筑的经营权。BT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厘清以下三方面的关系:1)项目业主。项目业主也就是所谓的项目发起人,即项目所在的政府机构等。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业主并不是拥有项目的主体,业主需要承担一定的贷款融资作为项目的建设支持,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后,才能切实享有建筑项目的所有权。因此,在应用BT模式时,必须要提前对投资人的资金来源进行盘查,保证资金供给与项目建设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因资金供应不足而引发建设风险;同時,在政府主导的项目下,各行政机关也是隶属于国家的,无法与投资方签订产生法律效应的经济和约,这时候就需要委托其他单位代为履行业主义务,行使业主权利;2)投资建设方。BT模式下的投资建设方就是从政府机构手中以投标的方式获取项目的建设权利,建设投资方不但要负责建筑项目的技术支持和资金调度,还要承担项目经营风险,如: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等,保证项目的利润率与资金投入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以获取投资方的利益最大化;3)融资单位。在BT模式的应用中,项目融资渠道一般包括银行贷款,即投资方注资或政策性融资等,在项目融资以前需要以项目的盈利能力,以及BT方的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作为贷款规模评判依据,积极享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1]。

二、BT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方面的问题

BT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业主能够建立应对风险的管理机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尤其是BT模式中所涉及的融资担保或回购协议等,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我国当前对BT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无法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因此在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投资成本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在应用BT模式的过程中,项目立项准备、公开招标、商业谈判、合约签署等方面都需要经历政府相关机构的审批和担保程序,操作环节较为复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人力,难免会增加投资成本。

(三)产权界定方面的问题

业主和BT在签订合作约定时,会涉及到“回购协议”方面的问题,即建筑项目竣工以后结算属于回购性质[2]。因此,建筑项目在正式移交给业主、但尚未签订合约的这一段时间内,项目的产权属于业主还是投资方,在目标未达成统一的标准。

(四)建筑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BT模式下,业主和投资方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业务往来,因而建筑施工项目相关的各项管理措施常常被系化处理。而建筑投资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建设标准、建设图纸更改、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而业主往往通过第三方机构检验的方式参与具体施工,反而造成了施工过程的混乱,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基于BT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对BT项目的质量监控

对BT项目设置质量指标,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业主、投资方还是质量监管部门,其目的都是一致的。但建筑项目的质量检测不仅仅需要工程部门的实时监督,还需要业主的主管部门建立共同监督体系,通过对双方的责任约束来实现质量监管。施工设计方案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

(二)加强BT项目的成本控制

与其他普通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较,BT模式下的建筑项目成本投资远高于其他工程,依据项目的回购总价来设置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成本、开展项目收益测算,是BT项目开展以前必须要实现的环节。可以说,BT项目在进行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投资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监测,编制预算投资内容,要求各施工参与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目标来实施资金投入和资源使用,并定期做好资金使用效益分析和检查工作,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支出。

(三)加强BT模式下的过程控制

针对近年来一些BT项目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总结,常常因为投资资金紧张、项目进度滞后或项目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造成建筑项目无法正常完成建设与移交的过程。这就需要BT项目的承包方要及时了解和跟进项目实际施工进度与资金投入情况,分析项目开展与设计方案、成本投入与预算支出之间存在的差异原因,除了要加强对设计和融资方面的管理,还要以“三控”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采用、经济、技术、组织以及合同等方面的措施,明确各单位和各阶段的施工进行计划,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力,但目前国家财政资金紧缺,急需要BT模式建设项目来缓解政府机关的财政压力。因此,将BT模式引入非经营性建筑项目的管理中,可以实现政府与社会双赢;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为BT项目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 BT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特征与策略探讨[J]. 价值工程, 2018.

[2]方鹏[1]. 施工企业BT模式下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探讨[J]. 长江丛刊, 2017:153.

作者简介:杨杰(1981.03-),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北省随州市,职务/职称:无职称,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方向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