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2019-09-10谢霞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源头宁波分类

谢霞

生活垃圾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2月,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后,生活垃圾分类更是成为市民持续热议的话题。8月1日,宁波召开高规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会上要求各地各部门雷厉风行、久久为功地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使之成为宁波的新时尚。政府为何如此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宁波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哪些痛点、难点?如何寻找突破口?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郑一平。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郑一平:生活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意义重大。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就强调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深入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详细了解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强调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关注着这件事”。

可以说,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也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大事。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量持续增长,垃圾不分类,城市就会面临“垃圾围城”困境,导致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

当前,我市日均垃圾清运量为1.2万吨,收运处置费用为300—350元/吨,一年下来,财政至少要支出13亿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可以促进垃圾减量。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

同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还能对分类出来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产生经济效益。以垃圾焚烧为例,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能提升20%以上,大大提升了垃圾焚烧的发电量。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一方面垃圾焚烧厂在环保排放控制方面的压力会降低,另一方面再生能源转换率会进一步提升。一进一出,这笔账不小!

而且,从安全角度来讲,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焚烧(或填埋)得到更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垃圾不分类,特别是有害垃圾处置起来有安全隐患。餐厨垃圾流入市场,私制地沟油,也会危害食品安全。垃圾问题治理不好,还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维稳成本。

垃圾分类,看似民生小事,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次发展理念的革命。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基本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的总体目标。宁波在这方面有条件也能够率先行动起来,作出应有的文明示范。

记者: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卓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请问,当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

郑一平:当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个比较大的难点在于源头分类质量还不理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至今,我们采用了全媒体、多样化、互动式的宣传培训方式,开展“我就是影响力”“小宝贝大行动”等系列品牌活动,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同时,积极探索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进一步提升源头分类质量。

但即便如此,短期内生活垃圾分类还是未能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据统计,宁波居民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93%,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个别分类成效较差的小区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两成左右。大部分居民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只占小区总数的7%,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只有30%,源头分类质量普遍不高。

垃圾分类涉及各行各业,覆盖千家万户,市民从知晓、参与到习惯养成需要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有人际关系、传播效应、自身差异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整体分类工作存在反复性和变化性。德国自1904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至今已走过115个年头。罗马真的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是一场长期性、系统性的攻坚战。

除了源头分类质量不高,目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垃圾分类还没有全覆盖。据统计,截至8月,全市城镇范围内2182个居住小区,还有130个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占6%;全市2483个行政村,还有597个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占24%。分类处置设施还有短板。奉化、宁海和象山三地焚烧厂还在抓紧建设中;餐厨(厨余)垃圾处置设施,除中心城区和慈溪、余姚外,其他地区还在建设和规划当中;装修、大件、园林绿化垃圾分拣处置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建设不规范、能力不充足等问题。分类收运体系还不完善,中心城区分类设施收运车辆于今年7月基本到位,奉化区及各县(市)还存在较大缺口。“十进”活动进展还不平衡。目前进机关、进学校等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进社区、进商场等仍待加强,“管行业必须管分类”的意识亟待强化。

因此,未来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找准破解之策?

郑一平: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我加压,提前完成省里下达的工作目标,确保2020年实现垃圾“零增长”和城乡分类全覆盖。到今年底,宁波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要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单位各200个,应该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破解当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的短板不难补齐,最难的,还在于如何提升源头分类质量,这需要在“方便”与“不方便”之间找好平衡。针对居民不会分的问题,我市将在持续做好“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的同时,配备专职督导员,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等进行入户指导,推进源头分类、精准投放。针对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的情况,加快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探索“红黑榜”“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激励制度;制定奖惩政策,积极推行“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制定收费政策,出台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跨区域处理补偿机制,提升分类质量。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同时,积极开展源头减量工作。源头减量,需要培养更环保的生活理念,过高质量的绿色生活。主要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开展餐饮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减少垃圾产生量。倡导餐饮场所、单位食堂、农贸市场等就地处置餐厨垃圾,推进净菜进城。二是开展变废为宝行动,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推进农村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确保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三是开展绿色消费行动,推动旅馆餐饮行业限制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快推广快递绿色包装,严格落实限塑令。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购可重复循环利用的产品、设备和设施,推广无纸化办公。

最后,以立法方式使软约束逐步“硬起来”。我市将以10月1日《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契机,加强宣传引导,把垃圾产生者的“点上责任”、收运处置企业的“线上责任”和职能部门的“面上责任”有效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媒介作用,全面营造“以参加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社会氛围,并将垃圾分类纳入各级文明创建之中,为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奠定基础。同时,严格履责监管,强化政府督导,落实行业监管,鼓励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分类行为,坚决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在此基础上,推进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变“要我分”为“我要分”,变“不愿分”为“不得不分”,使分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推动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记者: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宁波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郑一平: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工作,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划定了时间表,并将在2020年将垃圾分类推广到全国。宁波经过6年多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垃圾分类“宁波经验”。

垃圾分类要循序渐进,不要超越实际要求一步到位。垃圾分类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和一定的时间积累,除了培育居民自觉分类意识,还要有运输、终端处置设施等配套。因此,不能只强调源头分类,却没有处置设备。此外,源头投放也要考虑便民和可操作性,避免定点定时一刀切。

推進垃圾分类还要积极实施源头减量。通过政策引导,减少垃圾产生量,如采取酒店宾馆不得主动提供“六小件”、积极推进光盘行动、降低快递过度包装等措施,进行源头减量。同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大力倡导可回收物的回收再利用。

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运动,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生活垃圾分类这场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有一点小建议,建议设置全国全民分类日。宁波已将每年12月21日列为全民分类日,希望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期也能作为全国全民分类日,鼓舞并激励全国人民共同投身到这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中。

猜你喜欢

源头宁波分类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冠状病毒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给塑料分分类吧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