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问题驱动推理能力的提升

2019-09-10吴应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0期
关键词:演绎推理合情驱动

吴应标

【摘要】为提升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可以以大问题或核心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度思考,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的互动与对话。一方面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理答下,培养说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并行与互补,训练思维的全面与严密性。学生的思维在主动参与中,呈现出逐层推进、递进上升的良好态势,而问题驱动下,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互相结合渗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提升推理能力。

【关键字】问题驱动;推理能力;提升

东莞作为第一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验市,在监测的一系列数据中反映着我市的教育教学还存在些问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邏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我将针对推理能力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来结合案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虽然具备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这就是推理能力差的表现。教师可以以大问题或核心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度思考,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的互动与对话。一方面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理答下,培养说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并行与互补,训练思维的全面与严密性。

一、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快到元旦了,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为了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刺激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第一个核心问题)

1.第一次抽:

(1)师:他会抽到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生1:他可能会抽到唱歌。

生2:他可能会抽到跳舞。

生3:他可能抽到朗诵。

师:你能确定吗?可是有三个不同的节目,你能确定吗?

生:不能确定。

(2)为什么有3种可能?你能把这三种可能完整地说出来吗?

(3)小结:因为不确定,所以3种都有可能。(板书:可能)可能抽到……可能抽到……也可能抽到……(比划屏幕)

2.第二次抽:

师:现在还剩两张,唱歌和朗诵,谁来说说他可能抽什么?再请一名。

生:现在剩下唱歌与朗诵两张卡片,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两种可能。

师: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能抽到跳舞吗?

生: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不可能抽到跳舞,因为跳舞已经抽取了。

3.第三次抽:

师:现在只剩最后一张了,会是什么呢?能确定吗?为什么?(板书:一定)

生:这个不用抽都知道了,一定是朗诵,因为现在只剩下朗诵没有被抽到。

分析: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从描述片面到全面规范地描述事实全部,而且能把“理”也结合起来阐述,语言越来越准确,在这过程中,学生严密的说理能力在不断地被完善中,从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向整体全面的思维模式迈进。

二、教学片断二

师:这里有一个空的抽奖箱,我准备把5个大小一样的球放进去,放进去的这5个球有4个是红色的,1个是蓝色的。如果让你来摸球,你可能会摸到哪个?(第二个核心问题)

生:可能是蓝色那个,也可能是红色的。

师:哪个红色的?这个,这个……(边说边指屏幕)

分析:通过向孩子介绍箱子里球的情况,让孩子明白在同一前提下做同一的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每组都摸20次,全班有200多次,再分析结果,体现用“大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更体现不完全归纳法。在些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会明白摸出每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

师:也就是说摸到每一个球的可能都是一样的。那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下面我们将通过摸球来探究可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老师每个小组发一个装有4个红球、1个蓝球的抽奖箱,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请看大屏幕(出示实验提示,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1)不准用眼睛看,小组内有序的轮流摸球,摸够20次。

(2)任意摸一个球,记录员做好记录后,放回袋中摇匀再摸。

(3)填好实验表格,小组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①学生动手实验

②汇报记录结果

③思考: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第三个核心问题)

生汇报:箱子里有4个红色,1个蓝色,摸出来的红球比蓝球多,说明摸到的可能性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师:现在是四个红球一个蓝球,因为红球占总数的数量多,蓝球占总数的数量少,所以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少。

分析:本教学环节分为三层进行,先理解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是相同的,再猜测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什么球的可能性小,接着通过实验验证,得到结论——可能性的大小与所占总数的多少有关,最后运用结论预设结果。通过层层引入,孩子体验了猜测——验证——运用的整过程,无形之中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推理的能力,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一节课里有了核心问题,给予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不断地根据核心问题分解系列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鼓励孩子表达不同的观点,鼓励孩子间互动,引导孩子说出不同的想法及说明理由,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学生的推理能力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不断地提升。

三、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整个数学逻辑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应相结合,合情推理帮助我们获得一些猜想,获得对结论的一种认识,而演绎推理帮我们来进一步验证它的真假。在小学阶段虽然是以合情推理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演绎推理的严谨性,为中学证明学习打下思想上的基础。推理能力的培养,应当与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类比、概括等基本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思维品质。

在前面的案例中,一方面培养孩子根据条件有理有据地描述事情发生的结果,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经验,合理推理摸出球的颜色,并进行不完全归纳验证,得到一般规律,最后又应用演绎推理描述将要出现的随机事件的结果。在推理的全过程,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问题驱动推理能力的提升

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也是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以探究性问题为驱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前面的案例中,一共设置了3个核心问题,在出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交流,切不可急于分析和讲解,探究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展现出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学会思维的方式,感悟其中涉及的思想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主动参与中,呈现出逐层推进、递进上升的良好态势,而问题驱动下,更易于培养学生的推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提升推理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全力参与和交流互动,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数学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猜你喜欢

演绎推理合情驱动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列与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 妙解数列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例谈对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认识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