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法

2019-09-10刘泱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少儿艺术教育

刘泱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其中小提琴的学习浪潮也随之日益高涨。本文结合多年小提琴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阐释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提琴集体课 艺术教育 少儿

目前,国内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艺术课堂、艺术活动蓬勃发展,家长也纷纷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受艺术熏陶,教育的普及化和终身化使得艺术教育正向着开放性和多样化轨道发展。以合肥市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全市少兒艺术培训仅有市少年宫一家。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省、市、区级国办及各类民办少儿艺教单位60余所,参加艺术学习的学生超过3万人。随着家长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很多家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其中音乐的皇后——小提琴的学习浪潮随着学习音乐的热潮日益高涨。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提琴教学的少儿艺教工作者,要指导少儿学习小提琴,使少年儿童通过学琴步入音乐的殿堂,掌握演奏技巧,体会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好地带动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少儿心理学、美学的角度,对少儿小提琴教学的组织、练琴的方法以及如何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作一个较详尽的探讨。

一、兴趣入手,因爱而生

小提琴自问世以来,多少年基本都是1对1的教学方式,直到1960年,由日本人铃木镇一开始,实行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在这之后,小提琴集体课也被我国少儿小提琴教学普遍使用。对于初学的孩子,集体课和个别小课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被时间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小提琴集体课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兴趣。少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小提琴的特点是注意力高度专注,左右手配合协调,才能演奏出动听的声音。因此,教师在对少儿进行严格的基本姿势训练,如持琴、持弓训练的同时,先给他们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孩子听的古典小提琴演奏音乐,让他们在各个时间内(如吃饭、玩耍或练习持琴、持弓时)经常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小提琴音乐的魅力。另外,每次上课中,可穿插教学生一些节奏练习和做一些简单的听音练习,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增强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可让拉的好的学生为新同学进行现场演示,增强新生对小提琴音乐的质感和领悟。同时,再辅以识谱及基本乐理的练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持弓、持琴、运弓等基本要领,而且识谱水平、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也会得到加强,这种以提高兴趣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对音乐主动认知和理解的状态。

在学琴初始阶段,老师应该把复杂的问题尽量地简化,尽量少讲深奥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用孩子们听得进去的方法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否则,在初学阶段,孩子们会感到小提琴太深奥、太难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久而久之,他们学琴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丧失了。例如,持弓的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环节,在我的教学中,是将它简化为一个三部曲似的方法:首先由老师拿起学生的右手轻轻抖动,使得学生的手臂、手指放松;其次让学生大臂靠向身体,小臂与大臂之间形成一个90度的角,再将手心朝下,小臂向内弯曲45度,这时孩子们的手腕就会自然下垂,形成一个自然形成、最佳的、天然的持弓手形;最后,教师先用铅笔代替弓,把铅笔放在手中,用持弓的方式握住,因为铅笔的重量轻,这样学生的手容易放松,再告诉他几个手指应有的位置,这样练起来既简捷明了,又立见成效。

因为上集体课的学生较多,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快慢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步骤,并通过再次重复、再次抢答,看谁做得最好等形式,让孩子们加深记忆、反复认知,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每堂课上都鼓励孩子,用心去教学,用爱来灌溉,孩子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就会达成我要做得更好的理念,课上课下形成良性循环。

二、重视技术,提高信心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小提琴练习的程度由基础到高级也可以分为几种,这样能够让孩子精准地了解自己的演奏处于什么阶段,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通过完成一个个目标,最终达到演奏的效果。在多年的集体课教学中,我将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初级阶段分为认、读、练、熟、背、演这六个层次。

认:指的是在拉之前认识音名、认识指位、认识节奏、认识乐谱上的各种标记。做到心中有数,认识不错。

读:指的是根据音高,先模唱出这首曲子或者一段落的大致旋律走向,能够明确乐谱内容和律动如何变化,做到心中有旋律。

练:在琴上通过慢拉熟悉乐谱,熟悉旋律、符号标记等,初步将乐曲和左右手的演奏结合起来。

熟:熟练的演奏乐曲,能够跟着节拍器演奏乐曲,并能很好地掌握乐曲内容和各种符号标记。

背:通过不看乐谱演奏,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乐曲的节奏、音准、把位、姿势等上面,一一纠正和反复训练,做到不出错、不犯错。

演:指的是表演给老师、家长等看,通过表演逐步纠正并确定孩子的演奏风格、演奏情绪、演奏中上台规范等问题。

学生在学习到小提琴高级阶段,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掌握不好,难以胜任程度较深的曲目,这时更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问题不仅在初级阶段要加以重视,到高级阶段更应当加以强调。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总是存在难以改正的技术性错误,老师在给他指出并为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有些错误仍然反复出现。如果时间一长,这个问题就最终会影响整个演奏技术的提高。就以最简单最基本的持琴这个基础问题来说,几乎所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把琴头抬高一点,但在各种演奏比赛中都可以看见持琴很低的学生。从这可见,打好基础、持续不断地强调基本功是多么不易,又是多么的重要。德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常人在听了一场异常精彩的讲演之后,第二天早晨,他最多只能记住内容的50%,而到第三天就只能记住不到30%了。因此,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基本的要点,就要在他没有忘记时,通过各种不同的训练手法,不断地重复记忆,不断地强化记忆,以增强他对基础练习的熟练程度,通过大脑记忆和身体运动记忆的条件反射,做到熟能生巧。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做到重要的基本问题必须“天天讲” “时时练”,特别是对一些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学生,更要强调对基本功的强化训练。

在进入小提琴演奏和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后,学生已接触到一些复杂的乐曲,这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往往会产生“我已经拉好了” “反复拉没有新意”等急于求成的情绪,总想尽快地去完成演奏作品,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去演奏,结果欲速而不达,适得其反。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会慢练,在每次的回课中帮助学生找出困难片段和技术上较难胜任的地方,通过布置每天的目标和任务让他们慢慢地练习。比如《柯马诺夫斯基e小调协奏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等乐曲都有大段的分弓、连弓、连顿弓、双音等片断,老师要把这些片断抽出来,让学生像拉音阶练习曲那样去放慢练习。当在练习中逐步认识并解决好了音准、节奏、换把、左右手的配合等问题后,就可以开始逐步加快速度练习了。一般难度的乐曲,在练习熟练后背下来,才能用原速度练习。通过这些步骤,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好这些困难片断。

在练习进入更高层次后,孩子对音乐的求知欲、理解力随之增加,这个时候不仅是要练琴,更多的是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音乐故事,多听一些古典作品,帮助他们分析一些程度中等、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作品,了解曲式和乐曲构成,帮助他们完整地演奏下来。同时,还要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部分同学为大家拉同样的乐曲,拉完以后,班上的每位同学分别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别人的眼光找不足,最后由老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演奏的学生和听演奏的孩子们就可以把他们自己的看法同老师的总结做一个比较,找到其中的差距。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能够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提琴作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乐器,它对孩子们美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提琴的演奏对于促进孩子的素质发展、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表演能力都是有着极大的提升。在通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练习后,大多数孩子学会了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业,学会了自信、完美地演奏乐曲,在他们心中从小播下了音乐的种子,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少儿艺术教育
学为中心:少儿古诗读物编选理念的拓展
少儿武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