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头雁”血性担当
2019-09-10迟玉光张海深李昌起
迟玉光 张海深 李昌起
2018年12月28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郝井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受到社会关注,引起热烈反响,纷纷点赞这位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忠诚践行者、不懈奋斗者、积极贡献者。
郝井文,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入伍20多年来,郝井文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心系祖国蓝天,苦练精飞、矢志打赢,成长为一名精英飞行员和优秀指挥员。他聚精会神抓备战谋打赢,紧盯对手深研制胜之法,紧跟任务提升指挥素养,紧贴实战培养飞行人才,带领部队出色完成钓鱼岛空中维权、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等重大任务,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作出重要贡献,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金头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郝井文所在部队前身组建于1950年10月,先后两次入朝参战,共击落击伤敌机117架,涌现出“王海大队”等2个英雄集体,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7名战斗英雄,形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空中拼刺刀”精神。“王海大队”以“15:0”创下举世瞩目的空战奇迹,誉满中外。
英雄的血脉,在历史的长河中滚烫流淌。
“我们能不能像先辈那样演绎传奇?”“我们能不能一声令下决胜长空?”郝井文始终以头雁奋飞、群雁紧随的生动实践,向着“打造智勇无敌的空中劲旅”目标愿景展翅翱翔。
心怀忧患,箭在弦上?
专业蓝军突然加入空战,红军战机被打得措手不及,露头一架就被干掉一架。
那年,空军“红剑”演习两个演练日过去了,红军飞行员也没摸清他们的套路。
“他们不按套路出牌,我们就出奇制胜。”作战筹划会议上,指挥班子成员一时找不到应对之策,郝井文大胆提出一个设想:与兄弟部队干扰设备先进的异型机,组成密集编队突防,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太危险了!”指挥班子成员提出异议,异型机混编作战从未尝试过,更何况是在夜间低空条件下实施。
“如果这是真打仗,安全和打赢,哪个重要?”郝井文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说,“我绝对有把握,就算有责任,由我来扛!”
让对手没想到的是,8架战机多路进攻,突然出现在蓝军集结地上空,预定攻击目标全部被拿下。这一战,红军大胜而归。
事后不少人说,郝井文有勇有谋、敢破常规,是让对手头疼的指挥员。
“没有点冒险精神,干不了打仗的事!”郝井文说,一支部队实战化水平高不高,首先取决于指挥员战斗队思想树得牢不牢。
基于这样的认识,郝井文把每次任务都当作第一次,更当作打仗前的最后一次。于是,郝井文的团队飞极限、打边界,自由空战、自主对抗,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
有一次,郝井文带队参加演习对抗。他认真分析感到,在对手熟悉的地域空域搞对抗,常规套路对手可能早就想到了,我们的战机就会成为活靶子。他并没有盲从,而是根据作战任务重新规划航线。
有人提醒他:航线是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你全部改掉了,如果不是你想的那样,输了怎么办?
“不去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打仗还需要我这个指挥员吗?”郝井文坚信自己设计的航线能避“敌”锋芒。
果不其然,原定航线上被对手布设了天罗地网,而郝井文规划的航线上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前4个飞行日,指挥部给定的攻击目标,全被郝井文他们拿下。
训练与实战的高度差,决不能到战场上用血的代价来填平。节后开飞,郝井文即组织进入夜航、低气象、高难课目,全部按打仗标准实施。
正是心怀这种忧患,郝井文的大脑天天快速运转,一进入研究打仗的状态,自己都很难走出来。旅参谋长赵德民和郝井文开玩笑说:“将来有一天你退休了,没有打仗的事研究了,你会不会孤独寂寞,感到没事干?”
“研究不明白打仗,带不好这支团队,退休了我都不会心安!”郝井文说。
勇闯新路,敢吃“螃蟹”?
爬升,再爬升,郝井文操纵战机跃上高空,还是没有飞出浓厚的云层。
“空中加油要不要实施?”2016年深秋,郝井文带队参加空军演习,空中加油是空转途中的考核课目之一。
然而,这个高度达到大纲空中加油上限,是选择放弃加油就近机场降落,还是选择尝试一次,郝井文有些进退两难。
“打仗时,遇到这样的天气怎么办?”郝井文定下决心:加!他驾驶战机继续爬升才冲出云层。
由于加油高度实在太高,受油机加减速性能变得迟钝,推油门感觉不到前进,收油门速度减不下来,前面的加油机加油管又在无规则大幅摆动。尽管平时的训练,郝井文能做到一次精准对接,但这次他前后对接3次,才加油成功。
这样的极限挑战,在郝井文身上还有很多。一次参加空军演习,在首战0:2失利的情况下,郝井文向指挥班子大胆提出夜间多机密集编队超低空突防。运用这种战法虽然攻击难度、突防风险成倍增加,却是破“敌”体系的出奇制胜之招,最终蓝军以4 : 2反败为胜。
“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2017年,郝井文团队领先试用新一代训练大纲和法规,他带领飞行员突破以往的飞行“禁区”,飞到以前不敢飞的包线,进入以前不敢进的状态,将手中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挖掘到极限。
勇闯新路、敢吃“螃蟹”,使得郝井文一次次站上新的“起跑线”。近年来,郝井文帶领团队完成空军训练大纲和法规的试训任务,在全空军率先展开海上自由空战、远海超低空飞行、夜间常规武器打地靶、夜间空中加油等多项开创性训练,打仗的“铁拳”越攥越紧,越挥越有力。
粗略算与精细算,在现代战场上的结果往往会截然相反。一次,在空军“红蓝”对抗演习中,前9个演练日打得难分胜负,一直处在白热化状态。第10个演练日,筹划突击蓝军重要目标方案时,机关制定了中路、西路、东路半包围式进攻策略。
“目标背后再放一路,给他来个‘包饺子’!”大伙儿都认为,郝井文这个想法太疯狂了,飞机油量根本不够。
郝井文说,“这个航程我飞出来过,我来打这一路!”
蓝军事先筹划时,考虑到红军战机飞不到他们背后,就把拦截兵力全部设在了另三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郝井文真从背后插进来了。
这次突防,郝井文的作战意图全部实现。
“善出奇兵,精算制胜!”蓝军指挥员惊呼。
“这次飞到‘敌’后作战,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一点儿小小的后怕。”郝井文说,想赢得作战胜利,就要善于敢于打破常规,让对手想不到,我们才能达成作战目的。
重大任务先上,高难课目先飞?
身处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郝井文深深感到,对手在倒逼,任务在牵引,装备在发展,体制在变化。他思考最多的是,作为一名指挥员,如何把自己放到风口浪尖,敏锐认知并跟上这些变化,寻求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2015年盛夏,上级下达了海训命令。转场当天,机场附近出现大量雷暴云,并向机场上空快速发展移动,天都变黑了。
官兵们担心转场能不能组织。因为他们都清楚,这种天气条件下起飞,飞机有可能遭到雷击,危及飞行安全。
“我先上去看看情况。”郝井文驾驶战机第一个冲上云霄,在空域观察天气走向,发现天气虽然已到边缘条件,但还有起飞的窗口。
他立即通报情况:“空中有云缝,抓紧定下转场决心!”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10多架战机快速跟进起飞。当最后一架战机消失在茫茫云海,机场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那次真是分秒必争,太惊险了!”飞行员何明说,如果当时不是郝旅长冲锋陷阵,没有他对如此复杂天气的准确“把脉”,上级命令就无法完成。
郝井文却说:“敌人不会给我们选择天气的机会!”
“会指挥打仗,才能带领部队打胜仗。”在郝井文看来,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要求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指挥员首先得有打仗的样子。
翻开该旅飞行训练记录,记者发现,无论是高难课目,还是重大任务,郝井文始终是飞第一架次、第一梯队,振翅鹰阵最前端。
2011年,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时任团长郝井文带队参加并夺得“金头盔”。
2014年,郝井文披挂出征参加空军比武,带领团队以绝对优势夺得团体第一名,摘得多顶“金头盔”。
某基地参谋部参谋张俊海说,郝旅长经常和他聊打仗的话题,并多次说过:“我就是想打仗!”
传承胜战基因,敢于争锋亮剑?
2017年12月的一天,空军战机编队飞越对马海峡进行远洋训练,检验远洋实战能力。消息一经媒体报道,迅速引起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
远洋训练当天,郝井文驾驶战机飞在第一梯队,在海上国际空域,与编队飞行员果断应对外国军机干扰,确保了既定训练目的的达成。
“与对手当面过招,打造强大的自我。”隨着远海远洋训练等任务步入常态化,郝井文团队在海上方向与外国军机当面过招日趋频繁,他延续部队抗美援朝时期形成的“空中拼刺刀”精神,果敢泼辣应对,捍卫领空安全。
作为身处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指挥员,郝井文经历很多,思考更多: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自己能否带领团队升空应对强敌?能否扛起备战打仗的担子,不辱使命?
“指挥员心头没有硝烟,演训就成了无的之矢。要学会用强大的对手塑造强大的自己,用明天的战争规划今天的训练。”郝井文带领团队跟踪掌握学习外军武器装备发展、作战理念更新等变化,研究提出多个全新作战概念和战法,在空军部队推广。
打狼须知狼性,制敌必先知敌。
“两架外国军机抵近侦察!”2015年的一天,郝井文带队执行警巡任务,已经返航的他,果断调转机头飞往指定空域。他迅速展开战场布势,逼迫外国军机飞离空域,把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血性胆气、战斗本领展现在海空。
“空中王牌”箭在弦上,英雄虎胆威震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