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的情境化建构
2019-09-10柏松王贺
柏松 王贺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材第13课,本课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古人智慧的四大发明,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宋元时期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中外的文化交流促成“在中古的中国发现世界”。基于此,在具体教学中,依托史料为学生创设一定教学的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历史,促进素养落实。
一、以情境促认识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是知识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1]基于本课内容涉及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的交通与文化交流三个主要部分,以及学生对于科技文化史,学习期待度更高的特点,可以依托史料建构以下教学情境:
(一)情境一:生产生活的需要
新的科学发明,最初的立足点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虽时代不同,四大发明的产生也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因此,首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视频,通过视频中发明人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发明的出现最初是基于现实的思考,新发明本身更好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再向学生说明,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是人类共通的智慧。当时,古人同样面临着生产和生活各种的难题,引出对四大发明产生、发展的讲解。并通过师生的互动得出四大发明的产生是出于需要,同时,借助视频帮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和日常生活中动手的意识。
(二)情境二:中古的中国
中古的中国,不仅宋代都市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从文学形式上讲有话本小说;从娱乐形式上讲,主要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如歌、舞、百戏、杂耍等;从饮食上讲,主要有菜、酒、各种各样的小吃等等”[2],元朝时期的对外交流也进一步发展,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总体而言,宋元时期体现着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出于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考虑,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建议通过精选史料创设宋元时期的文化情境(材料1、2、3)帮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的社会特点。再介绍马可·波罗的来华(材料4),并联系学生前一节课所学《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出中古时期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马可·波罗等人来华的关键原因,正是在于宋元时期的中国所散发出的多元文化魅力。
材料1: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2: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宋)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学的精华,他所创制的《授时历》就参考了回回历。此外,郭守敬设计的天文仪也受到了马拉格天文仪器的启发。高度发达的阿拉伯数学也在元代流行,阿拉伯数字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4:马可·波罗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大约在1271年随父亲和叔叔经两河流域,翻越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到东方。1275年,马可·波罗一行人来到大都,受到忽必烈的礼遇。有意思的是,马可·波罗在元廷为官近17年,其间,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到过今天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及北京等地,还到过缅甸。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二、以感观促思考
新课改不仅重视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变机械的、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时间和空间。时间即历史发展的过程,空间则指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进的舞台”。[3]出于进一步落实学生素养的考虑,在学生对于中古的中国有所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地图和时间轴、联系当今的科技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情况、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一)关注时间和空间
宋元时期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频繁和海路交通发达,既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也促进了四大文明的传播。出于培养学生时间和空间意识的考慮,先利用数轴的形式对四大文明的传播进行讲解,并借助马克思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帮助学生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化传播、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火药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并向学生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成就虽然辉煌,但却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统科技以农业为本位、重视技术忽视理论、重经验的思维特点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其向近代科技转化。再通过元帝国时期从内地到边疆、从边疆到域外交通路线的完整呈现,帮助学生建构准确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驿站对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边疆地区的开发,甚至于沟通与域外的联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可以补充元代汪大渊两次游历印度洋、苏马以使臣身份出访巴黎和罗马的史实,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双向交流的理解,宋元时期文化魅力的“古城之美”、“词章之境”、“戏曲之韵”、“科技之光”吸引了世界,中国的旅行家也注重“走出去”,了解异域风土人情。
(二)联系历史与现实
正如爱德华·卡尔曾阐述过的,历史是现在和过去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对历史的叩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联系人们对于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既感慨于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也有认为其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弊大于利的现状,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畅谈其对于“新四大发明”的看法,引导其认识到科技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应辩证的看待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新四大发明”所带来的弊端是客观的、必要的,要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度。
此外,宋元时期独特的魅力,其繁荣、发展、开放的特点,引起了当时世界的重视,使其产生了了解中国的愿望,中外的往来不仅是多元的也是共享的,中古的中国不仅吸引了世界也发现了世界。宋元时期文化交流所体现的多元、共享,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因此,联系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演讲,为中国首倡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拉开序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需的心态和自信。
三、总结
历史本身具有一度性,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研究,都离不开“史实”和“史识”。本课教学中,基于从对四大文明产生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史料、视频的依托,既帮助学生建构了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知识,也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的文化交流体现的共享与双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突破口,除借助史料和视频资源外,教学情境的营造还可以依托历史人物和标志性事件。如在讲解《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转衰转折点,杜甫又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以杜甫的个人经历,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其诗风变化背后的政治变化,并回顾唐玄宗在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兼听则明的情况下促成的盛世,顺势以太宗后期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引出学生对于“君”(保障)、“民”(基础)、“吏”(活力)关系的思考。讲解《金和南宋对峙》一课时,通过借助视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靖康之变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分“溯变之因”、“览变之局”、“思变之果”三部分進行讲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落实素养。
总之,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择教师行业,也是选择了一份坚守,教学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思考,感受知识应用的快乐,促进更好地教。
【注释】
[1]陈志刚,翟肖宇:《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57页。
[2]吴怀祺:《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3]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