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嘴上的“匠心”
2019-09-10邓乃刚
华声文萃 2019年1期
邓乃刚
朋友从日本带回一瓶蜂蜜,打开瓶盖,那稍稍伸出来的瓶嘴儿向外卷出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往外挤蜂蜜的时候,一点儿也不会沾在瓶口外边。
西班牙原装进口的橄榄油,打开瓶盖看不见油,瓶口下面凸出一片圆鼓包,下面有一圈壕,那壕内有四个出油孔。倒油的时候,正好倒出那么两三毫升,正迎合了人们炒菜少放油的标准,也不会有丝毫沾在瓶嘴儿上。
“匠心”這词儿,时下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但现实中又极为罕见。有些事情,其实谈不上“匠心”,只稍微“用心”一点儿,就能做好,但是偏偏做不好。例如,日前到一家司法机构办事,让它的文印室复印六个证件,就有两个证件漏印。40多年前,批评过“出工不出力”,后来又批评过“不给钱不干,给钱也不干”,今天该批评什么了?咱们去超市买东西,要经常提防假冒伪劣,当心只顾赚钱不顾百姓安危的厂主和商家,这与“匠心”就更风马牛不相及了。
“匠心”,或者说“工匠精神”,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能挣大钱、发大财就是“先进”。那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质。其实,瓶嘴儿上的“匠心”,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想为,因为这与赚钱无关,甚或加大成本影响利润。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