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义市安居街小学校:关注流动儿童心理 做实健康促进工作

2019-09-10冯济川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流动家长学校

冯济川

孝义市安居街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于2006年组建成立。学校坚持落实国家关于学生“就近入学”的政策,截至目前,共有在校学生1141人,教学班24个,流动人口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74.3%,是全孝义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占比最高的学校。

由于城乡结合部区域中低收入人群密集,学生的生活环境较差,健康观念薄弱,健康知识欠缺,行为素质偏低,缺少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自卑心强、融入能力差等特点。大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薄弱,父母对孩子的管理较为简单,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导致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性格孤僻。同时,大部分孩子身上有着流动人口子女特有的朴素、真挚、热情,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近年来,学校以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到对流动儿童的健康关怀之中,不断创新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组建心理服务工作团、开设家长学校等举措,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科普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不断改善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一、主要做法

学校特别重视流动儿童的健康教育问题,全体教职工共同行动,有条不紊、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保障机制,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学生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居街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其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之中付诸实施。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同部署、同考核。

学校配备了专职的保健医生,建设了独立的卫生保健室;投入专项资金培训13名教师,9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地方课程序列。有计划地邀请市卫计局、市疾控中心和附近社区的专业人员来学校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健康促进工作实现常态化。

2.坚持均衡编班,保证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为方便流动儿童入学,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都会提前一个月为流动人口设立“爱心专岗”服务站,只要年龄在入学范围内,在学校附近居住,我校无条件接收。无论孩子来自哪里,学校都会将所有孩子按男女比例進行混合编班、阳光分班,并将分班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充分保证了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与教育,从一言一行入手,推动健康教育促进工程落到实处。

3.加强健康管理,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预防接种筛查,为学生健康保驾。新生入学后,学校医务室会收集学生的预防接种信息,查验学生预防疫苗的接种情况。对未完成疫苗接种的新生,校医将及时下发补种通知单,督促其在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补种,保证不因漏种而引发疾病。

定期体检,为学生健康护航。学校每年都会投入专项资金,联系定点服务单位,为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为检查结果异常的学生建档,并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说明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指出其危害性并提出就诊建议。

形成长效机制,一日一检成惯例。建立每日班主任初查、校医复查的两级晨检制度,一以贯之形成惯例坚持落实,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变化。

考勤跟踪到位,密切关注成常态。为了有效掌握学生健康情况,学校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一般情况下,实行考勤周汇总;传染病多发季节,安全等级提升,学生考勤改为日汇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到校情况,掌握缺勤原因,对病假学生实施跟踪制度。

抓实保洁卫生,保持环境优良。校园内外、教室里外,做到日扫日清,无卫生死角,常态化保持;学校后勤联合校医保健室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学生聚集和活动场所空气清新。

落实控烟教育,建设无烟校园。坚持做到校园无烟(张贴禁烟标识、教师绝对禁烟),对进入校园吸烟者坚持“零容忍”原则。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控烟教育,通过(签名活动、主题班会、举报管理)多种途径,培养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常抓养成教育,形成最美氛围。每学期开展“最美学生”和“最美班级”的评选活动,用考核奖评机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用流动红旗班级评比的“老办法”,督促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常态行为。

坚持体育锻炼,拥有健康身体。持续开展户外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建立专门的成长档案。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至少两项体育特长培养,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养成勤锻炼、多活动的健康生活习惯。

4.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健康促进的工作水平。确立健康观念。健康教育涉及面广,不单指身体健康,还包括思想健康、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学校组建13人的心理服务工作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健全人格。

借力家长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每期按照进度更换主题,使流动儿童逐渐获得理解、支持、接纳与认同,在团体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专门开设“心理咨询室”,以便能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阳光、积极、健康地生活。

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学校经常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一上午国旗下主题演讲等方式开展爱牙日、护耳日、无烟日等纪念日主题宣传活动。根据季节变化及传染病的传染特点,定期邀请市疾控中心专家,针对教师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讲座。如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包括流感、腮腺炎、水痘的防治方法;对一二年级开展口腔保健宣讲,对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合理膳食宣传,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等等。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普及健康知识。

健康课程及时跟进。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一、二年级每两周0.5节、三到六年级每周一节。同时,学校重视体育与健康的结合,为学生讲解体育方面的健康知识,使他们掌握运动健康的安全防护技能,减少运动中的伤害。

利用班队会结合德育活动主题,班主任老師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全学年利用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代课教师向学生讲授健康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安全防护的意识与能力。

安全健康防护技能的掌握。防诈骗、防欺凌、防踩踏、防溺水、防电击、防火灾、防雷电、防车险等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安全健康防护技能。学校将“安全教育”课程的专项实施,列入《孝义市安居街小学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借助课堂讲解、校园文化宣传版面展示、每月一次的主题式安全应急演练活动等,开展健康安全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自护能力。特别是把对各类安全标识的识记作为必修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反复识记,提高学生对危险标识的识别率。

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提升。学校根据生源构成的特点,结合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心理、乒乓球、足球、田径、武术、合唱、扬琴、电子琴、舞蹈、泥塑、绘画、线描、硬笔、书法、国学、陶笛、校园剧、创客教育、机器人等20余个学生社团,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生亦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同时,学校广泛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期定主题,分批次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田间农家劳动教育和尊老爱老、孝亲感恩教育等,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更培养形成了孩子们健康健全的人格。

家校合力,携手共筑健康长城。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其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我们于2014年9月成立并开办家长学校,科学制定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坚持每月两次的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家长讲坛”系列讲座129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分享,不但有效地帮助家长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内涵,赢得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校专门引入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外聘专职老师为家长解读《父母规》,进一步提高家庭健康教育水平,家校合力推动学生健康促进工作。

二、实践成效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极大改变,外在形象干净整洁、朝气蓬勃,行为习惯明显进步,学校健康教育促进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师生健康的生活意识、理念、养成习惯和能力大大提升。开展健康促进示范校建设工作以来,我们通过2017年9月份的专项数据分析发现,师生对健康教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对待健康教育的态度分别达到了89.1%、87.7%、98.9%,教师均达到了95%以上。广大师生从不同媒介、渠道自觉地获取健康知识,并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自觉主动地践行。

2.流动家庭的主动参与意识、家长配合能力水平大大提升。我校将健康促进教育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加之家长学校培训辅导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提升了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2017年9月份的专项数据统计显示,我校流动儿童所在家庭近83.8%的家长能够与孩子们定期互动交流、学习了解健康知识,而且还积极主动参与宣传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也对家庭特别是家长的健康知识普及产生积极影响。

3.办学工作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赞誉。学校通过自建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两种主要宣传载体,即时发布校园新闻与工作动态。整个学校洋溢着积极向上、健康幸福的氛围,日新月异的变化得到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和知名度。

今后,学校必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搞好各项工作,用心关爱每个学生,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为流动儿童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而不断努力奋斗。

(作者系孝义市安居街小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流动家长学校
流动的画
家长错了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