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方能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2019-09-10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报酬职业倦怠单调

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有点小事就烦躁、生气;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备课、教学、处理日常班务并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会同浙江大学做了一项在线调查,发现78.7%的教师认为自己疲于应付其他部门摊派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任务及各项考核评比。日前,《光明日报》发文认为,职业倦怠已成为“阻碍学校变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谈及教师的职业倦怠,许多人认為是外部压力所致,这样的观点似乎不无道理。客观上讲,现在方方面面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会时不时地进行各类要求、检查、评估。另外,还有来自社会尤其是家长们对教师的各种期待,甚至是指责与批评。加之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使得一些教师很容易遭遇职业倦怠。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某种劳作,是因为可以获得想要的报酬。当报酬与付出相去甚远时,懈怠也就随之而来。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家长群体、社会舆论,如果不考虑教师群体的实际问题,只是一味施加压力、提高要求,就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尽管复杂而单调,却充满活力与挑战。如何才能在这单调与复杂中得到“至乐境界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你自己。当你面对千姿百态的学生,想着他们的美好未来需要你帮助时,或许就会有种莫名的动力,因为教师的职业伦理、责任义务即在于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学会思考、应对挑战。所以,教师应尽量净化心境,放下诸多烦恼,用热情唤醒学生信心。

借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来说,面对许许多多的不如意,“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作出最大的贡献,还必须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投入”。同样,把自己的经历变成一种作为社会参与者的自我成长过程,除了个人努力以外,别无他途。无论是谁,只要珍惜已有的职业,就有可能创造性地将自己的学识和思想运用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并从中获得不懈的动力。

说到底,降低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无论哪个层面,都要兼顾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两方面因素。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1日第二版;作者:凌宗伟)

猜你喜欢

报酬职业倦怠单调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狼的报酬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世界正在变得单调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