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微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2019-09-10曹兰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归类词句形容

曹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各种短小精悍的文章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把握住碎片时间展开微阅读,积极进行微积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我鼓励学生抓住上网浏览的时间进行语言积累,展开语言训练,让语言应用和建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推荐佳句,引领自我表达

有效的积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积累意识和习惯,我鼓励学生参加“每日一诵”的活动。首先在前一天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设定一个搜索点,鼓励学生在回家后展开自主搜索的活动,寻找与之有关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选择其中值得推荐的优秀词句,在课堂上通过诵读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学习的内容将搜索和积累的主题设定为“与童年生活有关的诗歌”,鼓励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搜索。学生搜索了不少与之有关的作品,并在课堂上展开了诵读的活动,在诵读后还说了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有学生尝试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收集到的是一首和小孩子戏水玩耍有关的诗歌,通过‘小娃撑小艇’等词句,我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形象,并仿佛和他一样来到了乡间,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十分纯真,体现了童趣。”我鼓励学生在诵读和交流后展开讨论,说说哪一首诗歌最为优秀。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我还鼓励他们在回家后尝试展开仿写的活动,试着模仿诗歌的内容写一首展现童年生活的诗歌作品,注意要体现出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

在“每日一诵”的活动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展开微阅读,同时也在诵读和介绍中加强了记忆,提升了鉴赏的能力。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评比活动,选出最好的句子。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步明白什么是好句子,渐渐地将好句子的表达效果当成是语言表达的内在标准。

二、捕捉契机,挖掘错误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有更为丰富的积累。”我在教学中积极把握住契机,挖掘學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并以之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说说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这样就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后,我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尝试了解一些和蔺相如、廉颇有关的小故事,并利用微信进行相互交流,说说对这些人物的感受。在学生展开交流的过程中,我也积极观察学生的交流情况,当学生的讨论中出现明显的错误时,我就会主动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有学生在交流中提出:“蔺相如真的是胆大妄为,他敢于向大将军挑战,真的很勇敢。”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后,我及时提出了疑问:“你这么说是想要赞扬蔺相如吗?”学生回答:“是的,因为我觉得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又提出:“那么‘胆大妄为’的意思是什么呢?你了解过这个词的确切意思吗?”学生在自主搜索后发现:“原来‘胆大妄为’是一个贬义词,有胡作非为的意思,这很显然和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我又提醒学生思考:“那么要说让你用‘胆大妄为’造一个句子,你觉得要怎么才算合理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小偷去警察的家里偷东西,这可真是胆大妄为。”

我除了抓住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外,还积极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口语交流问题,并加以引导。此外,我还积极关心学生在微信群、贴吧中的语言表达情况,抓住网络微积累的机会,鼓励学生围绕各种错误进行讨论。这样能让学生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更为规范化,能起到更好的积累效果。

三、梳理归类,形式纵向序列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在阅读中积累一定的词语,中年级的学生则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我在教学中便注意到了这一点,不仅按照学生的学情指导其展开自主积累,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的微积累变得更为合理。

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第7课《桂花雨》时,我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归类,学会怎样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我首先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展现桂花的句子,然后鼓励学生分别进行归类,看看其中哪些是形容桂花颜色的句子,哪些又是形容形状和味道的。在自主归类之后,学生发现这样整理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有条理,同时也更方便记忆。我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展开搜索,看看网络上还有哪些文章展现了美丽的花卉,不仅要将这些文章收集起来,同时还要按照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进行自主归类。学生发现描写不同的花卉关注的重点会不一样,在描写桂花、栀子花、茉莉花等花的时候,大多数作者都会写到其气味,但是在描写郁金香、牡丹花等花的时候,大多数作者都会关注其颜色和形状,学生通过积累认识到了在描写事物时怎样抓住重点。

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学生的微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的纵向序列,对于积累的内容有了更为系统化的认识。积累并不只是收集各种语言现象,而是要在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归纳,这样才能便于记忆和理解。

四、补充完善,丰富多元内容

在微积累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补充和完善,尝试丰富多元化的内容。我鼓励学生围绕积累的内容进行发散思维,想象一下还有哪些方面的内容也是与之有关的,然后加以积累和运用,这样学生的积累就能在逐步补充中逐步得到完善。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时,我鼓励学生尝试展开自主搜索,寻找一下展现人物的词语,并进行自主归类。我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先搜索一些词句,学生找到了形容人精神品质和外貌的词语。此外,我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联想,说说还有哪些方面是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并尝试在课外进行搜索。学生发现还要从心理、情感等方面入手描写人物,也有学生发现了“书香门第”等用来形容家庭背景的词语。学生在自主归类的过程中发现形容人的词语涵盖面很广,在自主展开创作的时候,学生也能更轻松地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让自己的作品变得丰富多彩。

在微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所积累的内容只是所有序列中的一个分支,要形成完整的序列,还要不断地进行自主归类,这样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语言积累。

微时代需要微积累,我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碎片时间展开上网浏览,阅读各种短文,并从中找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展开适度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唤醒,对语言产生了亲近感,增强了语言意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展开语言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221142)

猜你喜欢

归类词句形容
统计易错题归类剖析
别无长物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一干二净
废寝忘食
万有引力问题的归类分析
Walk on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