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像喂鸡一样

2019-09-10金立义

关键词:大公鸡童心陶行知

金立义

近期,重温陶行知先生的一则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只见陶先生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陶先生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公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这时,陶先生轻轻松开手,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见自己自由了,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则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育,像喂鸡一样。

教育,像喂鸡一样,要做到了解儿童。强迫鸡去吃米,它不会接受;顺其自然,给其自由,它便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教育亦是如此。向儿童传授知识,切忌用强迫灌输的方式,而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发现儿童,走近儿童,认识儿童,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变成儿童。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教师歌》中所传递的理念,教师要蹲下身子,知童心、换童心、护童心,用儿童的思维“解读”学生,善待他們的言行,重视他们的需求,珍视他们的童真,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他们生命的存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像喂鸡一样,要尊重教育规律。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小学时,提出了“顺应儿童的个性,施行适当的教育”的办学宗旨。“适当的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的规律。给鸡自由,让鸡自由吃米,是尊重了鸡的成长规律。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尊重儿童的学习需求,唤醒儿童学习的欲望和意识,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建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体验学习的快乐,这便是尊重教育的规律。违背教育规律,把知识强硬灌输给儿童,他们是不愿学的,即使学了,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还会把知识还给教师。

哈佛大学教授柯比说:“大部分学校是在岸上教学生游泳,或是直接跳进水里和学生一起游泳。而哈佛是把学生直接扔进水里,让他自己学游泳。”把学生直接扔进水里,让他自己学游泳,与把鸡放在桌上,让它自己去吃米,是一个道理。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淡定地站在一边看鸡吃米,坦然地在岸上观看学生自主探索、自由成长,偶尔为学生指点迷津,或为学生鼓掌喝彩。这是考验。(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

猜你喜欢

大公鸡童心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陶行知夜归
童心绘天下
大公鸡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大公鸡亨利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