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释放首善之区活力
2019-09-10徐德明
徐德明
局长访谈: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河西区位于天津市区东南部的海河西岸,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河西区内教育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随着区域规划调整、市内居民“择优落户”河西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河西教育人口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入学新生逐年大幅递增,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近年来,河西教育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办学体制、合作共享机制上创新实践,促进了教育高品质、多元化发展,惠及更多百姓。两年来,河西区新开办了25所学校(含幼儿园),明显改善了该区优质教育资源“北密南疏、西强东弱”的局面。那么,如何让这些新办校高端起步、高位发展?近日,记者独家专访了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郝奎刚。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河西区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
郝奎刚:早在2006年,河西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将全区30所小学按照区域划分组建5个教育发展联合学区,使联合学区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体。经过两年的发展,我们探索联合学区模式改革,将中心小学与学区内2所学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与重组,建立“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模式,促进了3所学校的共同提高。2011年,小学学段继续深化校际联盟,实行干部教师统筹安排使用,实现了学区内三校间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学校人”变为“学区人”。2014年,依托名校资源,实施上海道小学、水晶小学与尖山小学、澧水道小学联合办学,组建上海道小学·梧桐学校和水晶小学·名都学校。
2010年,河西区又在中学学段建立了“一对一互助机制”,以“共同发展、诚信互助、务实科学、持之以恒”为原则,将优质高中与公办中学建立互助关系,全区公办中学14所,其中市级重点中学7所,建立7对“一对一互助”学校,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15年,我们委托实验中学接收配套新建校举办梧桐中学,以合作方式探索创新梧桐中学办学体制,利用市重点校的教育教学和师资等资源,实现梧桐中学高平台、高起步快速发展。
2017年,接收解放南路起步区西区配套小学,举办中心小学办学集团下梅苑学校。同年8月,成立了北师大天津附中办学集团,并将新华中学、上海道小学优质资源注入全运村新建配套学校,筹备第二新华中学和全运村小学。
2018年,河西教育规划沿东南部区域,构建深化三大办学集团,即实验中学、新华中学、北师大天津附中,全力打造东南部优质教育资源区。扩大集团化办学成果,将优质教育资源注入新八大里、全运村等地域新建配套小学,委托台湾路小学、师大二附小、上海道小学开办复兴小学、德贤小学和全运村小学。加大优质幼儿园辐射力度,提升新建小区配套教育水平,采取集团化办园模式,新建一幼锦绣幼儿园、一幼美棠幼儿园、四幼棣棠幼儿园、八幼德贤幼儿园、十七幼艺林幼儿园。在全市率先探索举办民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即新华圣功学校、实验求是学校和汇德学校,并分别纳入三大办学集团,满足百姓享受不同类型优质教育的需求。2018年河西区新开办的4所中学、3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
记者:如今,河西区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形成了怎样的规模?今年又有哪些创新工作?
郝奎刚:我区集团化办学本着“总校统筹管理、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委托办学管理模式,集团内学校依托名校优质资源,在教育管理、师资培养、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融入,达到高端起步、共同发展,实现河西首善教育的目标。
时至今日,河西区集团化办学让每一个片区都拥有了优质中學、优质小学、优质幼儿园以及优质民办学校。河西教育打造了实验中学、新华中学、北师大天津附中3大办学集团,积极规划陈塘优质办学集团;构建了上海道小学、中心小学、台湾路小学、师大二附小、水晶小学5个小学优质办学集团;形成了一幼、四幼、八幼、十六幼、十七幼、二十六幼6大幼教集团。
特别是,今年我区又开办了13所学校(园所)。其中幼儿园10所,分别为接收配套5所,清理回收配套3所,现有资源改扩建2所,新增3030个学位。可以说,集团化办学盘活了教育资源,使名校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由单位资源、部门资源、个人资源,变成了国家、社会特别是家长、学生的社会财富,成为一种大众的、平价的公共资源,逐步实现了公共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记者:请您重点介绍一下实验中学、新华中学、北师大天津附中3大办学集团的进展情况。
郝奎刚:如今,实验中学办学集团下辖实验中学、梧桐中学、梧桐小学、实验求是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2019年梧桐小学20名毕业生通过素质拓展体验活动直升梧桐中学。新华中学办学集团下辖新华中学、第二新华中学、全运村小学、新华圣功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第二新华中学和全运村小学共同探索九年一贯制式的教育新模式,新华中学法语项目于2019年秋季延伸到第二新华中学,高中招生80人。北师大天津附中办学集团下辖北师大天津附中、新会道小学、汇德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集团内开展中、小学段衔接实验,探索小升初直升机制,2018年、2019年新会道小学共80名毕业生通过素质拓展体验活动直升进入北师大附中。
目前实验中学、新华中学、北师大天津附中三个办学集团正在逐步形成各自的集团章程,在章程的引领下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新建的3所非营利性民办小学,即新华圣功学校小学部、实验求是学校小学部和汇德学校小学部,分属三大办学集团。
在探索集团化办学进程中,我们形成了“公民相济、中小衔接、各学段共同发力”的发展策略。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办和民办教育的协同发展。
记者:那么,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新建新华圣功、实验求是和汇德学校的小学部如何确保和提升其办学质量?
郝奎刚:非营利性民办小学与公办小学在教师交流、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建。特别是这三所学校分别与台湾路小学、上海道小学、师大二附小进行了合作共建。其做法主要有三:一是师资共建。公办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辐射帮带民办校教师队伍,民办小学输送新教师到公办小学培养孵化,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是管理共建。互相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定期开展教研培训活动。三是课程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各自构建、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区域亮点:创新发展,大力兴办民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
近两年,河西区新设立登记10所民办事业单位,涵盖义务教育学段和幼儿园学段,在市内率先进行民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办学的探索。
据了解,为满足河西区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破解区域生源数量激增导致教育载体相对不足的难题,优化基础教育布局,河西区根据《中央编办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5〕132号)中关于“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依法依规举办的、按照非营利性规则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等有关规定,探索了民办非营利性事業单位办学机制。
对此,河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郝奎刚表示,民办事业单位的建立,实现了“国企出资,集团发展,独立运营”的办学模式,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办学,并承担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责任,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无偿提供服务。同时,使新建校借助集团品牌优势实现了高端起步、高位发展,防止和避免了民办校过度逐利和违规办学,有效解决了机构编制、人员编制和国有教育资产保值问题,也更好地满足了百姓享受不同类型优质教育的需求。
2018年,为满足河西区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破解区域生源数量激增导致教育载体相对不足的难题,优化区域基础教育布局,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河西区探索了民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办学机制,开办3所民办学校。
河西区实验求是学校、河西区汇德学校和河西区新华圣功学校由河西区国资委下属国企出资举办,办学内容均为初中学历教育。在区政府办、区审批局、区国资委、区财政局、区房管局、河西消防支队、区编办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3所学校于2018年5月初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证,同年9月顺利开学。
3所学校充分挖掘现有各类资源,构建贴近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组织各级各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学校建立初始就得到了家长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也为家长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从目前学校整体状况来看,这3所学校均能做到运行平稳、家长认可、社会满意。
今年,河西区延伸去年已有的民办事业单位办学学段,新建3所非营利性民办小学,共提供学位2400个。新华圣功学校小学部与台湾路小学合作共建、实验求是学校小学部与上海道小学合作共建、汇德学校小学部与师大二附小合作共建,依托优质学校的品牌优势和教育管理资源,实现新建校的高端起步、高位发展。
今年,河西区新接收4所幼儿园举办非营利性民办事业单位,成立了河西一幼集团下的金侨壹号幼儿园、八幼集团下的复兴幼儿园、十六幼集团下的郁江溪岸幼儿园和二十六幼集团下的金湾雅苑幼儿园。这4所幼儿园都是隶属于区四个集团办园体制,也就是与4所示范幼儿园捆绑。在师资方面,河西区采取“输入、输出”的方式,输入——由集团总园为新建幼儿园输入优质的资源,包括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输出——新建幼儿园将新入职的教师输出给集团总园,进行培训孵化。4所幼儿园今年全部纳入河西区公办园网上招生平台并完成招生,目前已全部开园。
未来,河西教育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真挚的为民情怀,积极应对挑战,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努力构建首善教育生态体系,让河西学子享受有品质的教育,为将河西区打造成“品质城区、首善之区”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