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华学生:从外交官到总统
2019-09-10
3月20日,哈萨克斯坦原议会上院议长托卡耶夫根据宪法宣誓就任哈萨克斯坦总统。这则国际新闻传到北京语言大学,意义大为不同——他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
其实,北语的总统校友不止一位。单是在非洲,就有多位总统曾在北语留学。不止北语,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都曾培养过一些特殊留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成为一国领导人,有的则成为外交系统的重要官员。
1983年秋天,托卡耶夫和其他8名苏联留学生一起来到中国,主要是为了进修汉语。
托卡耶夫当时已经在苏联外交部工作了。此前,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汉语期间,就曾在苏联驻华使馆实习过半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10个月后,他很快就被派到苏联驻华使馆,一直工作到1991年苏联解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接受的第一批留学生就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1月,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换留学生的建议。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此事,最后,中国不但同意与两国交换留学生,还主动向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政府提出互派留学生的建议。
据《神州学人》刊登的《新中国第一批“洋学生”——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始末》一文,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个专修班也承担着为这些国家培养第一代驻华外交官的任务。
1963年,李肇星正在北京大学读三年级。这位后来成为中国外交部部长的年轻人接到一项任务:帮助一位朝鲜留学生姜锡柱。
据北大官网一篇回忆文章记载,1960年,北大西语系一位中国女学生与匈牙利留学生谈恋爱,这在当时是一件令人很紧张的“敏感事件”,有关方面随后做出了安排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同住的决定,帮助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力图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李肇星与姜锡柱两个人住在一个宿舍直到1964年毕业。当时李肇星的任务就是帮助姜锡柱学习英语。如今已是资深外交官的张国斌,上世纪70年代初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据他观察,当时学校里已经能看到留学生身影。
“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来讲这是好事。”张国斌说,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很容易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对华友好人士。很多人后来都进入外交系统,成为对华外交人员。虽然这些人有各自的国家立场,但“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中国想要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来华留学生、来华友人,是一条很有效的捷径。”
姜锡柱后来成为朝鲜外相,李肇星与他多次在外交场合见面。据李肇星回忆,2004年3月,时任外交部部长的他访问朝鲜,金正日与李肇星会谈时的主要陪同人员就是姜锡柱。当時他还当着金正日的面,与姜锡柱紧紧拥抱。
2013年10月的一个晚上,北京语言大学一栋大楼挂起了一个条幅:“热烈祝贺我校校友穆拉图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第二年,这位新当选的总统就访问了中国,并且重回北京语言大学。穆拉图是1976年公派到北语学习的,据他回忆,“当时有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这是我第一次置身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环境之中。北语不仅为我上大学打下了良好的汉语基础,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并融入到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氛围中去”。
自上世纪50年代,非洲各国陆续独立,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就成为一种常态选择。
“一直以来,中非关系都非常友好,中国能重回联合国,非洲也帮了很大忙。”张国斌说,这种友好的关系,也会体现在留学生培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