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9-09-10谭金凤
谭金凤
摘要:数学科目作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备受关注。让学生学好小学阶段的数学,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才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小学教育;学习兴趣
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非是单一地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更多侧重于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好奇心,让孩子充分结合生活,结合实际来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逻辑思维成长。如今,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在“难”,而在于数学思维模式和理念的应用。充分结合学生所处阶段的数学知识结构,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对数学的探索欲,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进取心,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2.适应性原则。不应刻意增强数学学科的难度,数学教材是编著者和教育部门经过科学性研究,适应该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掌握程度的数学课本,因此,数学教师不应过分追求数学学科难度,刻意追求高难度的数学题。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适应性原则,重在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过分超出学生的数学适应能力,注重结合学生的数学学龄以及心理、知识结构的限制,减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恐惧,进而减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排斥感与抵触心理,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小学阶段各科成绩的平衡发展,并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
(一)推崇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表扬和鼓励的需求较其他学段学生更高。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注重给予他们认同,给予他们机会去展现自己并且适时给予肯定。鼓励是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这也是维持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一大措施。因此,赏识教育应该贯穿在数学日常教学中,比如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家庭作业做得好、某道题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数学教师都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以此回馈学生对数学学科所做出的努力,不断提升孩子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断提升孩子的数学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创造孩子数学学习的内生动力,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兴趣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制定数学兴趣培养方案。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往往忽视了一些基础薄弱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这部分同学跟不上数学学科学习的节奏和进度,导致他们的數学成绩难以提升。另外,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没有给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和空间,因此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数学教师的忽视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数学成绩偏科问题严重。因此,注重对数学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关心,体现数学教师的人文关怀,是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一大关键因素。给予学生数学挑战性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精神动力,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不断激发他们对数学探索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提倡赏识教育,不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扩大数学知识储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学教育水平的进步。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 阿依克孜·艾买提.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J].课程教育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