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汪慧琴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途径高中数学

汪慧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并提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性思维;培养;途径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具有抽象性特点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相对于其他学科难度较大。这体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对此,教师应当不断更新其教学理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部分教师受到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其教学理念相对较落后,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材知识讲授时,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但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应当改变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应当注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营造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氛围,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也能够从中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法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方向,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和社会经验,做好问题的合情合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入课题。具体的问题情境:科考队对沙漠气候进行科学考察,下图是某天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图说说气温的变化情况?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如气温的最值,某时刻的气温,某时间段气温的升降变化等。从科考情境导入新课,了解“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独特的沙漠气候,直观形象感知气温变化,自然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图象在某区间上(从左往右)“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较为明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只有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相应的学习能力后,才能更好地投入知识的探索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努力地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以此确保能力优秀的学生能够更进一步进行能力扩展,能力稍微差的学生也能够从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可以要求其熟悉的掌握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这上述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扩展他们的能力,如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數的单调性、换元法等等,以此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在后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而数学的学习最根本目的就是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实施生活化教学,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时,以生活实际(螺帽和立交桥图片)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的认知过程展开,得到异面直线的画法以及异面直线的夹角。在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辩证和推理能力,而且从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中举例出发,使学生了解数学源于实际。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时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分层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李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外企业家,2018(21).

猜你喜欢

创新性思维途径高中数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提升思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语文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式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