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鸳鸯莲瓣纹金碗:文化融合的绝佳之作

2019-09-10曹琳娜

奇妙博物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金银器器皿金银

曹琳娜

伴随着悦耳的驼铃声, 从汉唐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物,大多能看到文明交流的痕迹。尤其是在唐代, 随着大量西域物品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入, 人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例如,原本流行于西方的金银器皿,结合了东方文化精髓之后也在中国盛行开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鸳鸯莲瓣纹金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样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共有两件,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5厘米、壁厚0.2厘米、重391克。

两只金碗的纹饰和造型完全相同,都是以捶碟(chuí dié)工艺制作成形的,碗壁捶碟出上下两层外凸的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zàn)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及花草。下层莲瓣内为忍冬花草。碗的内底中心是一朵蔷薇式团花,外底中心则是一只回首展翅、飞翔于花丛之中的鸳鸯。金碗的圈足有一圈排列得非常细密的小金珠,是采用炸珠的工艺制作而成的。

不不不。我听专家说,炸珠是一种制作工艺,由于熔化的金汁和水之间存在温度差, 二者相遇就会发生迸溅,工匠们将金汁滴入温水之中,炸出细小的金珠, 然后选择一些质地均匀的焊接在器物表面,这种工艺就叫炸珠。

最值得一提的是, 这两件金碗的内壁分别有用墨书写的文字“九两半”“九两三”(唐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今天40克至43克), 这明显是用来表明碗的重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金银器上写这些文字呢?

何家村窖藏中带有墨书文字的器物共有69件之多, 文字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记录存放物品的名称,二是器物的自身重量或是存放物品的重量。这些墨书的存在说明这些贵重的金银器在封存之后再也没有被动过,直至它们重见天日。同时,金银器称重入藏也反映了唐代严格的金银器管理制度, 这是为了防止以小换大、以轻换重。最后,墨书的文字也可以帮助我们为文物定名, 了解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人是如何称呼这些物品的。

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金银制品, 但在唐代以前大多把它们当作配饰、摆件等使用,人们并没有使用类似碗的金银器皿的传统。

那为什么金银器皿在唐代就如此盛行了呢?一是因为金银器皿光鲜亮丽的外表及稀有性符合贵族的身份。随着唐代国力强盛,中外交流的频繁,流行于西方的金银器皿和金银器皿加工工艺传入我国, 使得金银器皿作为时尚而受到贵族喜爱。其次,唐代道教盛行,皇帝、贵族争相服用据传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方士认为以金银器皿盛装丹药可以提高药效,也使得金银器皿被大量使用。

那么,这两只鸳鸯莲瓣纹金碗如此华丽精美,到底是谁在使用呢?其实唐代金碗出土很少,文字记载也不多。唐代律法规定“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 因此金碗最主要的使用者是皇帝或皇室贵族,但其他官吏在朝廷举行重大活动时或获得赏赐时, 也可以有使用或拥有金碗的机会。例如,在何家村窖藏中的另一件国宝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就有一只舞马口衔着酒杯, 再现了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宫廷舞马活动的场景,舞马口中的酒杯形状就与金碗的形状相同。另外,历史文献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记载。据《唐摭言》一书记载:唐文宗赏赐大臣“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因此,有学者認为金碗在唐代一般是作为酒具使用的。

可见,金银器皿在古代贵族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呀! 既是皇帝安抚、奖励臣子的赏赐, 同时唐王朝也常以金银器皿作为礼品馈赠给周边的少数民族,金银器皿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当然啦,大量的赏赐、进奉也促进了唐代金银器制造业的发展。

这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作为迄今发现的唐代金银器皿中最富丽华美的作品,是对盛唐景象的最好注解,是西方金银器皿工艺与东方审美情趣完美结合的佳作,也是中西交流源远流长的见证。

还记得我们前面的介绍吗?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里的馆藏文物从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 到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100多万年。除了时间跨度长,这里的馆藏文物还特别丰富,一共有170万件(套),有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其中18件是国之重宝。

当然啦,这里少不了各种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互动项目呢! 例如“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十八国宝系列课程”等。在传统节日、节气以及重大纪念日时,馆里还会举办形式更加新颖的教育活动。欢迎大家来这里感受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

猜你喜欢

金银器器皿金银
金银潭医院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五连环(二)
五连环(一)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唐代工艺品中器皿的图案艺术
金光灿灿银光生辉
满盈者,不损何为
瓶瓶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