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辽博看大唐

2019-09-10枝墨

人民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唐辽宁省书画

枝墨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距离市区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正在这里展出。

开展首日,沈阳市民以及众多从外地慕名前来观展的参观者,在博物馆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希望一睹国宝级真品,在辽宁这片土地上切身感受大唐风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1400多年来,大唐文化始终以其开放、包容、开拓的精神,散发魅力。纸寿千年,唐朝纸绢类艺术品,哪怕只剩纸片,留条绢角,亦为稀罕物,遑论知名临摹品甚至原作。

文以载道,诗以采风,唐代书画正是那个时代的生动写照。在这次文物展中,辽宁省博物馆将馆藏唐代书画倾囊而出,38件国家一级文物得到集中展现,一级文物比例之高,是辽宁省博物馆建馆至今首次。

唐朝人物题材绘画唐阎立本(传)《萧翼赚兰亭图卷》,由于年代久远,原迹十分罕见,是现存优秀的唐朝人物画作品;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代表了唐代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鼎盛时期,是中国人物画的佼佼者;北宋赵佶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则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国宝级珍品。《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仕女画中,女性美丽的容貌、优雅的服饰,为观众揭开古代宫廷女子生活的神秘面纱。

书法方面,唐摹《万岁通天帖卷》勾摹精妙,可与唐摹王羲之《丧乱帖》等比美,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为研究东晋书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唐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卷》,是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存世真迹,全文通过引证史事,讲述了作者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这些书法绘画,展示着唐代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缤纷与雍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与文化基因,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又见大唐”文物展,由“盛世画卷”和“浩荡书风”两大部分组成。展览现场,以唐代有关的珍贵绘画和书法展品形成两条主线,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全面展示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民族融合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现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

“展览的定位是文物为载体为骨干,文化解读为延伸为传播,艺术审美为愉悦为服务,学术研究为延续为深化。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文物,体味大唐盛世的悠远绵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刘传铭说。

为增强展览的感染力,辽宁省博物馆首次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以高科技数字成像技术倾力打造数字体验场景,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圍中浏览文物。

刘传铭说,虽然辽博地处东北,并不在中原文明核心区,但该馆所藏的唐代书画,品级却是“一等一”的。

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辽宁省博物馆与故宫、上海博物馆齐名。而“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一些珍贵文物最终由辽宁博物馆珍藏,这其中则颇有曲折—

自1922年11月起,溥仪以鉴赏为名,调阅原清宫收藏的书画,通过其弟溥杰之手偷运至宫外。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覆灭,藏于伪满皇宫小白楼的珍贵书画惨遭破坏。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三马图》、范仲淹的《二札帖》被撕;诸葛亮的《出师表》等传世墨迹,也被毁坏……后来,这些来自故宫的散佚书画被清收回来,交给当时被认为安全的东北银行保管,后东北银行将其转交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代存。1952年4月,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将这批文物送交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收藏。

实际上,这次展览的筹办被认为“天时地利人和”。

2018年,距唐王朝(618-907)已有约1400年。同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今年则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在这段非常特殊的时间里,大家会自然想到唐文化—中国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这是‘天时’。”刘传铭说,“地利”是基于:辽博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而同时中国古代书画的馆藏是它的优势,它的典藏在品质和数量上在国内都非常杰出。而作为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正在进行的经济振兴也离不开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化的丰厚底蕴的再利用、再认识、再研究—这是“人和”。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当今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博物馆切实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空间,让文物“活”起来也成为新时期博物馆事业的鲜明特征。

近年来,在辽宁省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作为中,辽宁省博物馆发挥资源优势,在场馆管理、文创产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本次“又见大唐”展览截取历史的断面,让海内外参观者充分了解唐代艺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领略到在新时代辽宁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大唐辽宁省书画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小小书画廓
遭遇大唐
书画
书画
书画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