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本和 要创新 要坚持

2019-09-10莫倩

人民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磷肥磷酸化工

莫倩

今年82岁的钟本和,已在中国磷化工领域耕耘了60余年。她带领团队攻克的料浆浓缩法制磷铵,为中国磷化工事业的发展和化工科技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瓶颈,土壤缺磷导致农作物“苗壮实不壮”,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中国能够生产磷铵的磷矿石,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区,但它们多为杂质含量高的低品位胶磷矿。据钟本和介绍,中国高品位的磷矿占7%,其余均为中低品位的磷矿。“这就是中国磷矿的现实。”

磷铵作为一种最主要的高浓度氮磷复肥品种,在现代磷肥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磷铵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浓缩磷酸法,对磷矿石的质量要求很高。国内低品位矿石采用浓缩磷酸法,杂质容易结垢,很难直接用于生产高浓度磷肥。很多科技工作者绞尽脑汁也未能实现磷铵生产工业化。所以当时的中国,只能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磷铵来满足国内粮食生产需要。中国亟需找到一条自给自足磷肥的道路。

料浆浓缩法制磷铵工艺,是一个逆向思维的产物。概括起来就是:稀磷酸先与氨中和反应,制得的中和料漿再进行蒸发浓缩,从而避开“磷酸浓缩”的难题。

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最开始面临的是一片质疑。

“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说人家别的国家又不傻,英美都是浓缩磷酸,你咋来个逆向思维,要浓缩料浆。甚至有人怀疑钟本和是在异想天开。”钟本和说,团队在实验室的数据和成果,证明料浆浓缩法是可行的,所以他们想试一下。

之后,钟本和团队与四川省银山磷肥厂共同进行了“料浆法”的实验室和中间试验规模的开发研究。“实验室跟工厂结合后,我们做一个反应罐,试了一下,结果比较好,我们就增强了信心。”

由理论到中间试验的过程,确定了料浆法核心部分的理论基础,并在中间试验中初步打通了流程。浓缩罐试验之后,工厂便上了4000吨规模的中间试验。前期的基础研究和4000吨的规模中间试验成果,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至1999年,是料浆法实现产业化的阶段;1999年至今,料浆法实现装置大型化和国产化的大面积推广。国家和地方先后两次为推广料浆浓缩法新工艺(包括发展小尿素生产)拨款65亿元,在全国近20个省市,新建100套料浆法磷铵装置,生产优质高效的磷铵复合肥料。

料浆浓缩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结束了中国中低品位磷矿不能生产磷铵的历史,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六五”以来中国科技战线的五大成果之一,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齐名。这一成果彻底扭转了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磷铵生产磷肥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粮食增产、农业利润增收,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必须要创新,还是要坚持。”钟本和坦言,当时自己有3个春节没有回家,守在村子的工厂里,用自己的耐心疏解别人的疑心。“别人反对我也没有退怯,因为实验室证实了这是可行的。应该有毅力。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别人一反对,觉得困难太大,就不想做了,这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我从一开始就希望做好科研。料浆浓缩法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到大家的吃饭问题,我坚持了,也做到了。我是一名科研人员,更是一名党员,我的初心,守住了。”钟本和说。

1959年从成都工学院无机物工艺学专业毕业的钟本和,完整经历了中国磷化工领域的变化。在自己6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对中国磷化工领域的发展颇感欣慰。

“中国的磷铵,由以前的依靠进口,到现在大量出口且已过剩。整个国家在前进,取得了了不得的成绩。我们是先跟着跑,后来自己跑,现在是在领跑。”钟本和说。

如今,钟本和及其团队正耕耘在新时代的磷化工研究。在磷肥的研发中将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针对农业所需,跨界研究新型精准肥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通过新型精准工业生产实现磷肥的无害化、绿色化和现代化。在新能源领域,团队开辟了在锂电池磷系及硫系正极材料领域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他们还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新工艺产业化。

钟本和坦言,自己现在重点培养引导好年轻人。“现在国家发展快,希望他们积极进步,希望他们继续保持磷化工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磷肥磷酸化工
学生作品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阜新玉米磷肥利用率研究
磷酸氯喹
以杆菌肽为模板的金簇制备及其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检测中的应用
云天化600096
科学施用磷肥的十宜
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