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一体 攻防兼备
2019-09-10本刊综合报道
本刊综合报道
开创世界防空史击落敌机先河的空军地面防空兵,经过一代代官兵艰苦创业,形成了远中近程、高中低空相结合的作战体系,信息化条件下体系防空反导能力全面提升。
初建时便战果累累的空军地面防空兵,如今已成长为武器装备更加先进、能力素质更加过硬、规模结构更加合理的高技术兵种,成为我军空天防御的重要力量。
空军地面防空兵由高射炮兵和地空导弹兵构成。组建以来,久经战火洗礼、战功卓著。高射炮部队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等作战中战果辉煌,先后击落击伤敌机3000余架;地空导弹部队成立一年后便首战告捷,击落敌高空侦察机,在世界防空史上创下地空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的先河,先后涌现出“英雄营”“神威导弹营”等英雄集体和“最美奋斗者”岳振华等战斗英雄。
防空反导是空军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地面防空兵加快部队建设步伐,相继列装红旗-9B、红旗-22等国产新型地空导弹,形成了以三代装备为主体、四代装备为骨干的一体化防空反导装备体系,加速由防空型向防空反导型力量转变。
空军地面防空兵适应新的空天威胁和作战样式变化,创新发展“蓝盾”防空反导演训品牌,逐步形成多型号体系运用、多军兵种联合防空、中外联演联训、体系作战能力检验等演训形式,不断提升部队全要素、高强度、全域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在空军“蓝盾”系列演习中,空军地面防空兵与陆、海、火箭军等军种进行联合防空演习,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全面提升。
新时代空军地面防空兵将牢记初心使命,强化练兵备战,不断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构筑起捍卫国家领空安全的蓝天盾牌。
被誉为祖国“千里眼”的空军雷达兵,全面构建起覆盖全疆域的预警天网,实现由防空预警向战略预警转变。
空军雷达兵由最初的区域性雷达情报网,发展到空地结合、多元融合、全国组网,已成长为我军战略预警体系的主体力量。
1950年,第一个雷达营组建,拉开边战边训、边建边战搭建神州预警天网的帷幕。1962年,人民空军在西藏高原组建首个雷达站,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到20世纪70年代,空军雷达兵已建成严密的对空警戒和引导雷达网。
人民空军鏖战长空,雷达兵无役不与。从抗美援朝、国土防空到抢险救灾,每一次重大行动任务,都离不开雷达兵的保障支援。1958年,雷达兵入闽作战,保障航空兵迅速夺取战场制空权;国土防空作战中,引导地导和航空兵部队击落数架U-2高空侦察机。空军雷达兵有16个基层站(连)被授予荣誉称号,涌现出“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红色前哨雷达站”“马衔山模范雷达站”等英雄集体。
进入新时代,空军雷达兵加快转型建设发展,雷达装备不断升级换代,力量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军事训练不断贴近实战,常态组织部队上高原、入海岛、进戈壁驻训,提升全疆域全天候机动作战能力;与其他兵种经常开展互为对手、互为条件训练,依托空军实战化训练平台,深化体系对抗条件下制胜机理研究和战术战法创新,部队战斗力生成进入“快车道”,核心军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新时代空军雷达兵将加快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相适应的新型预警体系,不断提升战略预警能力,为国家空天安全搭建牢不可破的预警天网。
制胜千里 空军通信兵
作为伴随人民空军成立而组建的一支兵种,空军通信兵经过70年砥砺前行,已成为空军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援保障力量,牵引部队作战训练由平台为中心向网络为中心转型跨越。
空军通信兵从70年前只具备几部电台和总机的“传令兵”,逐步发展到拥有先进信息化装备和空天地一体、机固结合的高效通信保障体系,成为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1949年,空军首个无线电网络建成,中国上空第一次激荡起空军通信兵的电波。1955年,我军首次陆海空联合解放一江山岛,空军通信兵紧急开通空地报话网,有力保障了战斗胜利。70年来,空军通信战线先后涌现出“模范气象导航站”“紅色一号台”“红色信号班”等先进集体。
进入新时代,空军通信兵紧跟空军转型建设需要,着力打造集侦察预警、作战指挥、武器控制、通信支撑于一体的新一代指挥信息系统,为人民空军构建起强大体系支撑能力。
以新一代指挥信息系统为支撑,空军体系作战能力大幅跃升。地面防空兵部队依托指挥信息系统打通信息链路,防空反导能力不断增强;空军航空兵部队依托体系信息支撑,奋飞航迹不断延伸;“红剑”“蓝盾”“金头盔”“金飞镖”等实战化训练运用指挥信息系统推动部队练兵备战走深走实……
空军的力量走到哪里,信息通信就支撑到哪里。未来空军通信兵将瞄准体系作战和联合作战新需求,完善系统功能,扩大建设规模,加快空军特色网络体系创新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强大体系支撑。
作为一支全域立体突击作战力量,空军空降兵经过近70年建设发展,加速由传统轻装步兵向多元力量合成、战术规模向战役规模使用转变,空降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空降兵从最初“一人一具伞一杆枪”的单一兵种,逐步发展成为侦察兵、炮兵、通信兵、航空兵等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空降作战力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我军联合作战体系中的一柄尖刀利刃。
1950年,我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正式成立,仅经11天地面训练,便在800米高空完成“第一跳”。1961年,战功赫赫的陆军第十五军扩充到空降兵序列,空降兵从此踏上天兵劲旅新征程。
近70年来,这支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硝烟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先后参与中外演习演训,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涌现出“模范空降兵连”“上甘岭特功八连”“常胜模范连”等先进集体以及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模范。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空降兵装备建设高速发展。高空伞、低空伞、武装翼伞等多种性能先进的伞具列装部队,空降战车、全地形车、直升机等装备相继形成战斗力,实现了由“铁脚板”到摩托化再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转型跨越。
着眼提升全域突击作战能力,空降兵组织部队整建制赴戈壁、上高原、下岛礁,开展实战化训练。瞄准重装空投核心指标,先后成功实施空降突击车、空降战车多件连投、重装带弹空投、人装同机同降及高海拔重装空投,实现空投能力“多级跳”。
进入新时代,空降兵大力发展空降突击、空中突击、特种作战、支援保障等作战力量。在“中部-2019”演习中,空降兵成建制实兵实装带弹空投,快速机动突击,充分展示了全方位作战能力。
作为人民空军主战兵种,空军航空兵正加快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奋飞航迹不断向远海远洋延伸,体系作战能力实现新跨越。
空军航空兵阔步强军新征程,力量结构更加优化,兵力要素更加齐全,作战链条更加完备,正成长为空军标志性作战力量。
1950年6月9日,新中国第一支空军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抗美援朝爆发后,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小时的空军航空兵坚定投入战斗,取得辉煌战绩,涌现出赵宝桐、王海、孙生禄、张积慧、刘玉堤等战斗英雄,不断激励空军官兵建功蓝天、报效祖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航空兵加速装备升级换代,歼-10B/ C、歼-16、歼-20、运-20、轰-6K、空警-500等国产新型战机陆续列装,初步形成了以三代机为主体、四代机为骨干,预警、歼击、轰炸、侦察、运输等机型完备的兵力结构。
在人民空军战略转型的有力牵引下,空军航空兵坚持实战实训,不断锤炼打赢能力。“金头盔”“金飞镖”竞赛性考核和“红剑”体系对抗演习持续组织,中俄、中巴、中泰等中外联演联训不断深化,全功能、体系化训练全面展开,实战化课目训练比重逐渐加大压实,上高原、出远洋、练战术、搞对抗成为空军航空兵训练常态。
进入新时代,空军航空兵不断延伸新航迹,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远海远洋训练實现常态化、体系化、实战化。轰-6K等多型战机成体系绕飞台岛巡航;歼-20战机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中俄空军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彰显空军体系作战能力实现新跨越。
空军航空兵飞得更加高远,吸引越来越多有志青年加入飞行员行列。空军招飞全面实现文化“裸分”高于一本线投档;与清华、北大、北航等高校联合招收的“双学籍”飞行学员展翅蓝天;2019年,首批“清华班”飞行员正式担负战斗值班任务。一大批高素质优秀青年携笔从戎,加入新时代蓝天方阵。
空军是战略军种,未来空军航空兵将不断加快推进战略预警、空中打击和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坚决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国家利益在哪里,空军航空兵的航迹就延伸到哪里。